第460章 删不掉的名字

他选择了一种更具颠覆性的方式。

他在每一条即将被删除的数据前,都植入了一个微小的、几乎无法被察探的“幽灵备份点”。

这个备份点就像一个数字世界的坐标,一旦原始记录被系统抹除,它就会瞬间被激活,将那份承载着善意与勇气的原始数据,连同时间、地点、人物,完整地跳转到一个他早已架设好的境外镜像网站上。

他给这个程序起了一个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名字——“数字招魂术”。

林枫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

他意识到,敌人真正恐惧的,不是一次次的曝光,也不是舆论的短暂沸腾。

他们可以删除数据,可以封禁账号,可以屏蔽关键词。

但有一种东西,他们永远无法彻底抹除——那就是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名字。

“我们得让这些名字回家。”林枫在他们的秘密会议上说,“不是回到网络上,而是回到每个人的心里。”他提出了一个名为“名字回家”的行动计划。

他们不再追求全网扩散,而是邀请名单上每一个家庭,将自己或亲人的故事,写成一封家书,然后亲口读出来,录制成音频,发给最亲近的人。

小薇的妈妈是第一个响应的。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的坚定。

在录音里,她对着早已不在人世的母亲轻声诉说:“妈,你还记得吗,有一年冬天,你给那个在桥下冻得发抖的流浪汉煮了一大碗热汤面。那时候我还小,觉得你多管闲事,怕同学笑话我。我今天想告诉你,我那时候真傻。我没觉得丢人,妈,我觉得你真酷。”

这段朴实无华的音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各种家长群、家族群里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有人在办公室里戴着耳机,一边听一边无声地流泪。

有人沉默地将它转发给了十年未曾联系过的远房亲戚。

一个名字,一个故事,通过最原始、最可信赖的亲情网络,重新获得了生命。

然而,对手的反击远比他们想象的更阴险,也更迅速。

王教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再次找到了他们,脸色凝重如铁。

他带来一个消息:市教育局正在各大学校秘密推行一套名为“青少年心理韧性评估体系”的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摊开一份内部培训手册,上面的铅字像淬了毒的针,刺痛了在场每个人的眼睛。

手册中,有一项评估指标赫然在列:“家庭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