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他们怕的不是火,是火会传

“老张,你去联系老学员。”林枫抓起桌上的《地下教材》,“菜市场的鱼摊、修车铺的工具箱、早餐摊的蒸笼——让他们发起‘五字接龙’。第一句‘知识——不是——恩赐——我要——学会’,接上的人送张印着哲学金句的餐巾纸。”

张野抄起外套往外冲,走到门口又折回来,用力拍了拍林枫肩膀:“上次在巷口,有个捡废品的大爷问我有没有‘能抄在烟盒上的书’。咱们这回,得让字儿钻进烟盒缝里、电动车筐里、鞋垫底下。”

深夜的政策研究室灯火通明。

林科长将一沓《非备案读书角排查报告》摔在桌上,封皮“17个社区”的字样被拍得翘起:“这些老头老太太懂什么?他们抄《理想国》能换米吗?能评文明家庭吗?”

苏晚晴垂着眼看自己的茶杯,水面倒映着她微颤的睫毛。

会议记录上密密麻麻记着“传播失控风险”“舆论阵地失守”,可她总能想起那天在会场后台,阿雪翻书时指尖的轻颤,想起林枫爬树时校服蹭破的袖口——那些不是数据,是活着的呼吸。

“或许可以把‘抄写传播’纳入积分体系。”她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居民自发抄写合规资料,每完成一本奖励5分。既满足他们的表达欲,又能通过积分系统监测流向。”

会议室霎时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声。

林科长眯起眼,钢笔尖悬在“全面清查”的批示上:“小苏,你这是给野火盖棚子。”

“总比烧到房梁上好。”苏晚晴迎上他的目光,“您说过,要‘让抗争符号安全化’。现在民间的火不是要烧房子,是想照亮墙角——我们至少可以给他们递盏灯。”

林科长的钢笔重重戳在纸上,晕开一团墨渍。

他抓起外套往身上套:“明天让网信办出细则。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出了岔子——”

“我担着。”苏晚晴的手指轻轻抚过会议记录上“17个社区”的数字,在心里补了半句:“但火不会灭。”

林枫是被楼下的狗叫声吵醒的。

老马叔站在寝室门口,怀里抱着一叠用旧报纸裹着的纸,袖口沾着浆糊:“孩子们抄的《哲学入门》,非让我带给你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