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弟刘禅

刘封感受着手腕上传来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水镜书院学习,他与这位年长自己六岁的族兄朝夕相处,早已结下深厚情谊。刘琦虽为荆州牧长子,却毫无骄矜之气,待人真诚宽厚。

刘琦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几分忧郁,与刘封记忆中历史上那个郁郁而终的形象重叠在一起。

托兄长之福,江夏军民待我甚好。刘封笑着回应,目光却敏锐地捕捉到刘琦眉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忧郁——比他们分别时更为深重了。

刘备欣慰地看着两个年轻人:琦儿此次特意代表景升兄前来祝贺,你们兄弟重逢,正该好好叙叙。

刘琦闻言,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意:叔父说的是。但那笑意未达眼底,刘封清楚地看到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这是刘琦心神不宁时的一贯动作。

众人落座,刘备关切地询问刘封在江夏的情况。刘封简要汇报了防务和民生,言语间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见识。

子瞻在江夏协助刘琦公子,颇有建树。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前日江夏来报,子瞻设计的训练之法,使士卒战力大增。

刘备欣慰地点头:我儿有出息。今日阿斗降生,你们兄弟团聚,实乃天赐之喜。

正说话间,赵云抱着襁褓中的刘禅从内室走出。刘封起身,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扶不起的阿斗。婴儿睡得正香,小脸粉嫩。

弟弟……刘封轻声唤道,心中暗暗发誓,这一世,他定要改变刘禅的命运,不让乐不思蜀的悲剧重演。

宴会持续到傍晚,刘封与诸位叔父和诸葛亮畅谈天下大势。他谨慎地提出一些见解,既不过分超前,又能展现自己的才能。诸葛亮、徐庶不时投来赞赏的目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酒过三巡,刘琦悄悄拉了拉刘封的衣袖:子瞻贤弟,可否借一步说话?

刘封会意地点头,心中已然明了。自从去年在江夏共事时,刘琦就向他透露过蔡瑁与继母蔡夫人的步步紧逼。如今看来,情况恐怕更加恶化了。

二人来到后花园。冬日的花园略显萧瑟,但几株寒梅正傲然绽放。

贤弟,为兄有一事相求。刘琦神色黯然,声音低沉,我在襄阳……处境艰难。

刘封静静聆听。月光下,刘琦的面容更显憔悴。

蔡瑁与继母处处针对我,父亲年迈,耳根子软……刘琦握紧拳头,近日他们更是在父亲面前进谗言,说我结交豪强,图谋不轨。长此以往,只怕...

刘封心中了然。历史上,刘琦正是被蔡氏集团逼得走投无路,最终郁郁而终。如今他既然穿越至此,又恰逢其来求助,正是改变历史的机会。

兄长勿忧。刘封沉吟片刻,我有一计,或可解兄之困。

刘琦眼前一亮:贤弟请讲!

以退为进。刘封目光炯炯,兄长何不主动向刘表伯父请命,前往长沙平叛?洞庭湖一带匪患严重,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刘琦皱眉:可我对军事……

刘磐将军熟知荆州军务,可为主将。刘封早有准备,若兄长不弃,我愿随行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