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天色青灰,风从远处的雪山吹来,割在人脸上带着一股生冽的寒意。
五千名南镇军团的士卒已经集结完毕,队列整齐,鸦雀无声。
他们身上的棉甲厚实,背着足够半月的干粮和炒面,每个人的脸上都裹着防风的布巾,只露出一双双沉静的眼睛。
队伍中,数百头健壮的骡马不安地打着响鼻,马背上驮着的是用油布严密包裹的零件。那是被拆分开来的轻型野战炮,每一个部件都标记着序号,准备在翻山越岭后重新组装。
贺连山披着一件厚重的羊皮大氅,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支军队,他将带领他们,踏上一条无人走过的奇袭之路。
徐文良也穿着一身皮裘,与贺连山并肩而立。
“贺将军,此去四川,山高路远,万事小心。”
徐文良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
“军师祭酒放心。”
贺连山的声音沉稳有力。
“我贺连山带出去的兵,就一定能带到雅安城下。”
徐文良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递了过去。
“这是四川的地形图,以及罗子山部的大致活动范围。入川之后,务必先站稳脚跟,以雅安为基,再联络罗子山。”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叮嘱。
“清军在四川兵力不强,但地势险要,切勿冒进,粮草是重中之重。”
“我明白。”
贺连山接过卷轴,塞进怀里,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嘱托。
“八月初,雅安城头,必会挂起我汉军的王旗。”
徐文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转向队伍前列一个皮肤黝黑、眼窝深陷的中年汉子。
那人穿着一身藏袍,腰间挂着长刀,正是这次的羌藏向导首领,罗桑。
“罗桑,这一路,就拜托你了。”
徐文良对他拱了拱手。
罗桑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用还不太熟练的汉话回答。
“军师放心,这条茶马古道,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山里的神,会保佑汉王的好兵。”
他身后的两百名羌藏向导,也都露出了淳朴而坚定的神情。他们是这片高原的儿子,是汉军能否顺利穿行雪山的保障。
“出发!”
贺连山翻身上马,抽出腰刀,向前一指。
沉重的号角声响起,在空旷的河谷间回荡。
五千人的队伍开始缓缓移动,像一条土黄色的长龙,沿着崎岖的茶马古道,向着东南方向那片连绵不绝的苍茫群山行去。
徐文良站在原地,久久没有离去,直到那条长龙的尾巴也消失在山道的拐角处。
风更大了,卷起了地上的沙石。
南下的奇袭,开始了。
……
黑水城,帅帐。
油灯的光芒将李信的影子投射在巨大的沙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