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学馆出来,李信才前往总督行辕。
龙骧军团长周大勇早已在此等候。
他是个粗犷的汉子,一身戎装,站得笔直。
见到李信,他一个标准的军礼。
“王上,西安防务已全部部署妥当。”
他指向墙上的军事地图,上面同样插满了各色小旗。
“潼关、武关,两处要隘,皆已设立前进防线。”
“我已调派一列铁甲列车,并十五门新式重炮,分别进驻两关。足以应对清军任何规模的冲击。”
“张承业献城时收拢的五千绿营兵,也已完成甄别。”
“其中两千人,身家清白,体格尚可,已打散编入龙骧军团各部。余下三千人,就地转为军屯,负责开垦城外荒地。”
周大勇的汇报,言简意赅,全是干货。
李信听完,微微颔首。
一直沉默的徐文良,此时上前一步,补充道。
“王上,西安防务稳固之后,下一步,便可图谋河南。”
他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洛阳的位置。
“一旦我军东出潼关,拿下洛阳,便可顺势南下,截断清廷的漕运。京师,将成一座孤城。”
李信的指节,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
一下,又一下。
整个房间里,只剩下这富有节奏的声响。
“不急。”
他终于开口。
“迁都事宜落定之前,暂不开启大的战事。”
“但准备工作,必须立刻开始。”
他转向周大勇。
“东进计划,由你和军师祭酒共同拟定。”
他又看向随行的苏明远。
“电信局,要全力保障‘西安至银川’,‘银川至黑水城’的线路畅通。我要在西安,随时听到大后方的声音。”
“遵命。”
众人齐声应道。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师,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乾清宫的大门,已经半月没有打开。
康熙每日将自己关在殿内,与那些西洋钟表为伴,不理朝政,不见大臣。
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但城中的八旗贵胄们,却比任何人都要忙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车又一车的金银细软,古玩字画,被悄悄地运出京城,日夜兼程地送往关外的盛京祖地。
他们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