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一旦下达,整个汉军控制区就如同一台精密至极的战争机器,轰然运转起来。
西安火车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交通部长沈明亲自坐镇调度室,头戴着简易的听筒,这是新格物院捣鼓出来的有线指挥工具,虽然还有些杂音,但已经能让他的指令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站台。
“三号站台,运粮专列,检查完毕没有?五分钟后必须发车!”
“报告部长,车厢已全部密封,守卫已经就位,随时可以出发!”
“好!发车!”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一列由十多节车厢组成的“闷罐”火车,在蒸汽机车的牵引下,缓缓驶出站台,车轮与铁轨撞击,发出铿锵有力的节奏,奔向东边的潼关前线。车厢里,装满了脱水处理过的军粮、炒面和腌肉,足够五万大军消耗数日。
紧接着,另一列平板列车被调入站台。上面用帆布严密覆盖着两个巨大的轮廓,正是汉军的重器——铁甲车。它们将被直接运送到距离潼关最近的铁路支线终点,一下车就能投入战斗。
“告诉大汉铁路公司的调度中心,从现在起,所有民用列车全部暂停,优先保障军运。每隔一个时辰,必须有一趟专列发往潼关方向!”沈明对着话筒下达指令,语气不容置疑。
他很清楚,李信所说的“闪击”,基础就是后勤的“闪击”。没有这钢铁铸就的大动脉,把兵员和物资在最短时间内投送到前线,一切都是空谈。
而在汉水码头,又是另一番景象。
沈明手下的大汉铁路公司总经理,此刻正兼任着水路运输总指挥。他按照沈明的命令,以“军管”的名义,征调了汉江上所有能找到的大型商船。
船老大们起初还有些怨言,但当他们看到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元被抬上岸,作为征调的补偿金时,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了。更何况,汉军给出的运费,比他们跑一趟商运赚得还多。
“都听好了!所有船只,按吨位编队!大船居中,运送火炮和精锐步兵!小船在外,负责警戒和运输粮草!”贺连山的副将站在码头的高台上,用铁皮大声公喊话,“此次行动,乃汉王亲自部署,谁敢掉链子,军法从事!顺利完成任务,人人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