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的西安,寒意已浓。汉王行辕的军事会议室里,却是一片火热。
巨大的沙盘占据了房间的中央,上面精细地标注着从西安到京城的山川、河流与城池。李信站在沙盘前,手中拿着一根长杆,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高级将领和部门主官。
周大勇、贺连山、沈明、王希、徐文良……汉军的核心人物几乎全都在此。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兴奋和凝重。他们知道,继光复中原重镇洛阳和襄阳之后,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最终决战,即将由汉王亲自部署。
“诸位,”李信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洛阳和襄阳的胜利,为我们打开了东进的门户。但清廷尚未伤筋动骨,康熙虽然退位,可那头老狐狸的影响力还在。新上位的胤礽,急于证明自己,必然会调集一切力量,与我们在京畿之地决一死战。所以,接下来的仗,才是真正的硬仗。”
他手中的长杆在沙盘上移动,从洛阳开始,一路向北。
“我决定,采用‘双路突进’之策,一举捣毁清廷的老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根长杆上。
“东路,”长杆指向洛阳,“以周大勇的龙骧军团为主力。你们的任务,就是一把尖刀,从洛阳出发,向北,拿下彰德府、保定府,撕开清廷所谓的京南防线,兵锋直指京城下!我不要你们去啃那些不重要的硬骨头,你们的目标,就是沿途所有清军的据点和兵站,打掉一个,清廷的防线就松动一分。”
周大勇“霍”地站起身,洪声应道:“末将领命!请汉王放心,龙骧军团的刀,早就等不及要尝尝八旗兵的血了!”
李信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接着,长杆转向了南边的襄阳。
“西路,由贺连山的南镇军团负责。”李信的语气变得更加沉稳,“你们的任务要复杂一些,分两步走。主力,沿汉江东进,目标——武汉三镇!拿下武汉,我们就控制了长江中游,等于斩断了清廷南北调兵的腰腹。另一部,为偏师,由水师护送,配合格物院的新式蒸汽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给我把这条黄金水道彻底打通!”
贺连山也站了起来,神情严肃:“汉王,武汉三镇隔江相望,易守难攻。特别是武昌,城高池深,若清军死守,恐怕会耗费不少时日。”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到了。”李信的目光转向了格物院的总院院正,王希。
王希立刻会意,上前一步,手中拿着一卷图纸:“回禀汉王,各位将军。格物院已经攻克了小型蒸汽机的量产难题。按照汉王的指示,我将亲自带队前往襄阳,就地改造十艘大型商船。我们称之为‘蒸汽运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