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苏皖绿营斩旗官

“图尔格!我劝你立刻放下武器投降!汉王有令,降者不杀!你若执迷不悟,休怪我炮火无情!”江涛在阵前喊话。

“呸!我乃大清的巴图鲁,岂能向你们这些汉狗奴才投降!有本事就攻进来!”军械库里传来了图尔格嚣张的叫骂声。

江涛冷哼一声,不再废话。他对手下喝道:“给我用炸药,把门炸开!”

工兵很快在军械库厚重的大门下埋设了炸药。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门被炸得四分五裂。

“冲进去!一个不留!”

绿营兵们嗷嗷叫着冲了进去。被克扣粮饷的怨气,对八旗老爷的憎恨,在这一刻全部化作了杀意。

军械库内的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那二百名八旗兵虽然勇悍,但毕竟人数太少,很快就被数倍于己的绿营兵淹没。伊尔根觉罗?图尔格本人,身中十几刀,死状凄惨。

拿下安庆后,江涛不敢耽搁,立刻派了心腹使者,带着他的归降上表,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西安。他在上表中言辞恳切,表示愿“率安徽绿营三万将士归汉,听候汉王调遣,只求保障地方百姓安宁”。

吴松和江涛的上表,几乎是前后脚送到了李信的案头。

李信看着这两份来自江南的降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清廷的根基已经烂透了,它的倒台,必然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他立刻召集了外交部的徐文良和行政总院的首府陈敬之,商议如何处理苏皖两省的归降事宜。

徐文良率先发言:“王上,吴松和江涛虽然上表归降,但其诚意有待核实。江南是鱼米之乡,人心复杂,我们不可不防。臣建议,先派使者前往苏州和安庆,一方面是宣读王上的任命,安抚其心,另一方面也是实地考察,看看他们是否真心归附。”

陈敬之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看法:“徐大人所言有理。但臣以为,军事安抚的同时,民政必须先行。江南百姓,久受八旗盘剥,最渴望的是安定的生活。我们应该立刻派出民政工作队,由王砚大人亲自带队,前往苏皖两省。一面接管地方政务,清查田亩户籍,另一面要立刻推行我们的均田政策,把从八旗贵族手中没收来的田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同时发放粮种,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只要我们抓住了民心,那吴松和江涛就算有别的心思,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李信听着两人的建议,不住地点头。徐文良老成持重,陈敬之目光长远,两人说的都有道理,而且可以并行不悖。

他最终拍板决定:“就按两位说的办。任命吴松为‘江苏绿营安抚使’,江涛为‘安徽绿营安抚使’,让他们暂时统领本部兵马,维持地方治安。徐文良,你派得力干将去一趟江南,带上我的亲笔信,安抚他们。陈敬之,你立刻通知王砚,让他组织精干的民政工作队,即刻出发,前往苏皖。告诉他,钱粮物资,后方全力保障!我要让江南的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我大汉与前清的不同!”

命令下达,整个汉王政权高效地运转起来。使者带着任命文书南下,王砚的民政工作队也开始集结,大量的粮种、农具和宣传我们均田政策的小册子,被装上马车,准备运往那个富庶而又刚刚经历动荡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