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新省军政体系落地

就在周大勇在朝鲜半岛与倭寇浴血奋战之时,汉军控制下的中原腹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王砚的主导下,有条不紊地推行。

六月上旬,山西太原府。新挂牌的山西省行政公署门前,人头攒动。王砚一身便服,站在人群中,看着新任山西省长林靖向百姓们宣讲着新的政策。

“……乡亲们!汉王有令!自今日起,我山西省的军务和民政,就彻底分开了!”林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以前清廷那一套,总督既管兵又管民,权力太大了,容易欺压咱们老百姓。现在,我,林靖,作为山西省长,只管咱们老百姓的吃饭、穿衣、看病、读书这些事!至于打仗、剿匪、看城门,那是军区赵猛司令官的事!我管不了他,他也管不了我!我们都得向西安的汉王和总院负责!大家伙儿给我盯着,我要是做得不好,你们就去告我!赵司令要是带兵欺负了你们,你们也去告他!汉王说了,这天下,是咱们老百姓的天下!”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老百姓或许不懂什么叫“军政分离”,但他们听得懂“当官的权力分开了,不能一手遮天了”,也听得懂“做得不好就能去告状”。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王砚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套“军政分离”的体系,是他和李信、陈敬之等人反复商议后才定下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吸取历朝历代藩镇割据、武将坐大的教训,从制度上杜绝权力的过度集中。

按照新制度,山西、山东、江苏、安徽这四个新成立的行省,各设一名省长,由行政总院任命,主管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一切地方事务。同时,各省设立军区,由国防部任命司令官,主管本省的兵员征召、训练、防务以及卫戍部队。省长与司令官级别相同,互不隶属,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比如山西,省长是文官出身的林靖,而山西军区司令,则由刚刚打下山西的宁夏军团长赵猛兼任。这种安排,既保证了军事上的强力弹压,又确保了民政的独立运行。

“王大人,您看,老百姓都很拥护这项政策。”林靖走下台,来到王砚身边,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王砚点了点头:“这只是第一步。林省长,接下来,民政上的事情,才是重头戏。汉王反复交代,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而坐天下的根本,就在于民心。”

他说着,将一份早已拟好的计划书递给林靖:“你看,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三板斧’。”

林靖接过一看,只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三项工作:设立农牧厅、设立教育局、设立医疗局。

“农牧厅?”林靖有些不解。

“对。”王砚解释道,“山西地瘠民贫,百姓多赖天吃饭。格物院那边,已经培育出了亩产极高的土豆和红薯。这些东西不挑地,好活。我这次从陕西调来了十万斤种薯,你的任务,就是让农牧厅的官员,手把手地教给老百姓怎么种!保证今年秋天,家家户户都有余粮!”

“教育局,这个我懂,开蒙学嘛。”林靖又道。

“不只是开蒙学。”王砚摇了摇头,“我们的蒙学,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教四书五经。要加入新的东西!这本《格物启蒙读本》,你看看。”

王砚又递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林靖翻开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本教材里,不仅有基础的识字,居然还有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法,甚至还有图文并茂的章节,介绍太阳、月亮、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如何识别常见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