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东西伯利亚方略

三天后,长安,议政殿。

殿内的气氛肃穆得近乎凝固,与昆明庆功宴上的喧嚣形成了天壤之别。巨大的沙盘摆放在大殿中央,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空间。那是一副精细到极致的立体地图,从大华的北疆省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冰海,山川、河流、森林、湖泊,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定居点,都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是格物院和总参谋部测绘司耗时数年,结合了无数斥候用生命换来的情报,才制作出的镇国之宝。

李信身着一身玄色常服,手持一根长长的指挥杆,站在沙盘前。他的面前,是大华帝国最高级别的文武官员。

国防部部长周大勇、总参谋长刘博文、北方军区司令(兼东北军区司令)赵猛、西北军区司令张猛、格物院总院正王希、交通部部长沈明、财政部部长林则……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大华这部庞大战争机器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诸位,今天召你们来,只为一件事。”李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彻底解决我们北方的威胁,将罗刹人永远地赶出亚洲。”

他的指挥杆在沙盘上重重一点,落在了雅克萨城的位置上。

“去年,赵猛将军率领东北军区,攻克雅克萨,全歼戈洛文麾下三万俄军,为我们惨死在海兰泡、伯力的同胞报了血仇。这一仗,打出了我大华的国威,也让罗刹人知道了我们的厉害。”

李信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一转,变得凌厉起来:“但是,这还不够!远远不够!雅克萨,只是罗刹人楔入我们东方领土的一颗钉子。在这颗钉子的后面,从额尔古纳河到乌拉尔山,从贝加尔湖到北冰洋,还有着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些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渔猎之地,是我们先民的活动范围。现在,它被一群金发碧眼的强盗占据着。”

“朕不能容忍,我们的子孙后代,要永远面对一个盘踞在卧榻之侧的恶邻。所以,朕决定,就在今年,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远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收复东西伯利亚!”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即便是周大勇、赵猛这些身经百战的悍将,也被皇帝这宏大到近乎疯狂的计划给镇住了。

那可不是几百里、几千里,而是横跨数万里的广袤区域!那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人烟稀少,后勤补给的难度简直是天文数字。历史上,从没有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能将自己的有效统治力,延伸到如此遥远的地方。

总参谋长刘博文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他上前一步,指着沙盘,提出了自己的疑虑:“皇上,您的雄心,臣等敬佩。但如此大规模的远征,面临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首先是后勤,从我们最近的补给基地盛京,到预定作战区域的核心地带,直线距离超过五千里。沿途多是原始森林和冻土带,道路不通,粮草、弹药的运输,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交通部部长沈明也跟着说道:“皇上,我们从关内修往盛京的铁路,预计还要两个月才能全线贯通。即便贯通,也只能解决到沈阳的运输问题。从盛京再往北,深入不毛之地,全靠畜力或者人力,损耗太大。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可能需要三十万民夫来保障后勤,人吃马嚼,等到了地方,粮食也剩不下多少了。”

财政部部长林则更是愁眉苦脸:“皇上,国库……国库刚刚支撑完南征云南,又要筹备船政总局造舰,如今又要支撑如此规模的北伐,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一时间,殿内充满了质疑和担忧的声音。这并非他们怯战,而是作为各自领域的负责人,他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指出计划中可能存在的致命问题。

李信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任何人。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

“你们说的,都对。后勤、交通、财政,这三座大山,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障碍。”他走到沙盘的另一侧,指挥杆指向了西北方向的北疆省。

“所以,朕从未想过,只靠赵猛的东北军区,从东向西,一路平推过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指挥杆移动。

“朕的方略,是‘东西对进,中央开花’!”

李信的指挥杆在沙盘上划出两条粗大的红色箭头。一条从东边的雅克萨出发,向西延伸。另一条,则从西边的北疆省北境出发,向东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