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来源极其遥远,位于γ-7星云深处,那里是已知星图的边缘地带,环境极其复杂恶劣。”伊莎贝尔快速分析着数据,“信号衰减严重,干扰强烈,显然发送条件极其艰难。这个‘吞噬’……能量特征无法匹配数据库中的任何已知威胁,但描述方式……令人不安。”
老教授眉头紧锁:“‘锻火者’文明以工业和技术见长,他们的‘文明之证’……会不会是某种强大的武器或科技蓝图?如果是这样,绝不能落入未知的敌人手中,尤其是可能与‘静默收割者’有关的敌人。”
伊莫瑞执政官的精神波动也传来了凝重的情绪:“‘篝火’盟约……守望相助。若真是‘锻火者’的遗泽遇险,于情于理,我们不能置之不理。但是……”他的“目光”扫过掩体内疲惫的众人,又“望”向星图上灰烬之城那道刺眼的伤口,“以我们目前的状态……远征γ-7星云,无异于以卵击石。”
现实无比残酷。灰烬之城自身难保,舰队损失惨重,能源短缺,最强的战力远航者号近乎报废,核心战力阿雅也状态不佳,城内还面临着“静默收割者”可能的精神侵蚀和下一次物理攻击的威胁。此时分兵远征,不仅救援成功率渺茫,更可能让本就脆弱的家园雪上加霜。
阿雅缓缓坐回椅子上,闭上双眼,大脑飞速运转。理智告诉她,现在最明智的选择是固守家园,全力恢复元气,应对已知的、迫在眉睫的威胁。那遥远的求救信号,很可能是一个陷阱,或者是无法兼顾的遗憾。
但她的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在呐喊。那是灰烬令牌传来的微弱悸动,是对“篝火”盟约的承诺,是对可能存在的、对抗“静默收割者”的关键力量的渴望,也是一种……不愿再看到文明火种熄灭的强烈责任感。熔炉界的毁灭景象历历在目,她无法想象如果“锻火遗迹”也重蹈覆辙,而自己却袖手旁观,将来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其他可能的盟友。
“我们不能派大军远征。”阿雅睁开眼,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但我们也绝不能置之不理。”
她看向伊莎贝尔和老教授:“立刻组织最精锐的技术小组,全力破译信号中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关于‘吞噬’的特性和‘文明之证’的线索。同时,集中所有资源,优先修复一艘具备远程航行和隐匿能力的小型快速侦察舰,不需要强大的火力,但必须保证最快的速度和最强的生存能力。”
“指挥官,您是想……”伊莎贝尔似乎猜到了阿雅的打算。
“我亲自去。”阿雅的目光扫过众人惊愕的脸,“只带一个小队。这不是军事行动,而是侦察和……如果可能的话,救援行动。我们的目标不是正面抗衡所谓的‘吞噬’,而是确认情况,如果可能,带走‘文明之证’,或者……至少带回关键情报。”
“太危险了!”老教授立刻反对,“您是我们的核心,灰烬之城不能没有您!而且您的状态……”
“正因为我是核心,拥有灰烬之力,才最有可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并完成任务。”阿雅打断他,语气坚定,“灰烬之城的重建和防御,有伊莎贝尔、老教授您,还有伊莫瑞执政官协助,我相信你们能守住。而远方的线索,或许关系到我们最终的存亡。这险,必须冒。”
她站起身,走到星图前,手指点向那个遥远的坐标:“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往返。在此期间,灰烬之城转入全面防御和重建状态,除非遭到直接攻击,否则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行动。伊莎贝尔,与我保持单向量子通讯联系,除非我主动呼叫,否则绝对静默,避免被追踪。”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灰烬之城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的目标更加明确和急迫。技术小组夜以继日地破译信号,工程师们则围着船坞中一艘相对完好的、名为“星梭号”的轻型侦察舰,进行着疯狂的改装和修复,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艘专注于速度和隐匿的星际快艇。
阿雅则利用出发前的时间,抓紧恢复自身状态,并更加深入地与核心基石沟通。她发现,在经历了规则层面的对抗后,她对灰烬之力的掌控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她不仅能引导能量,甚至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能量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和“规则”痕迹。她尝试着将这种感知力应用于对“吞噬”信号的分析中,隐约捕捉到一种……类似于“熵增”达到极致后的、万物归寂的冰冷气息,但又夹杂着一种非自然的、主动的“掠夺”感。
小主,
几天后,“星梭号”准备就绪。它通体被涂上了最新的吸波和能量伪装涂层,引擎经过超频改造,虽然牺牲了持久力,但短时爆发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舰载武器被削减到最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的探测和隐匿系统。
出发前夕,阿雅独自一人来到城市中心的灰烬之火纪念碑下。纪念碑的光芒比以往更加温润和深邃,仿佛与地下的核心基石连接得更加紧密。她将手放在冰冷的碑体上,感受着其中流淌的、属于这座城市的坚韧与希望。
“我会回来的。”她轻声低语,仿佛是对纪念碑,也是对这座城市所有的生灵承诺,“带着希望回来。”
没有隆重的送别仪式,只有伊莎贝尔、老教授等寥寥几人在秘密船坞为阿雅和她精心挑选的六人精英小队送行。这六人包括了最优秀的飞行员、导航员、工程师以及两名经验最丰富的侦察兵,每个人都清楚这次任务的风险,但眼神中都充满了决然。
“星梭号”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出船坞,利用灰烬之城复杂的引力场和能量背景作为掩护,迅速加速,化作一道微不可察的流光,消失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之中。
它的目标,是遥远而危险的γ-7星云,是那个发出绝望求救信号的“锻火遗迹”,是未知的“吞噬”威胁,也是可能关乎整个“篝火”联盟未来的关键线索。
而在灰烬之城,伊莎贝尔等人仰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担忧与期盼。家园的重建依旧艰难,潜在的威胁依旧存在,但所有人都知道,指挥官的行动,或许将为这座余烬中的城邦,带来真正的转机,或者……更深的绝望。
新的征程,已然启航。命运的天平,会倾向哪一边?无人知晓。唯有那枚融入星海的灰色光点,承载着最后的希望,驶向未知的深渊。
“星梭号”如同一枚被命运掷出的骰子,在无垠的黑暗与狂暴的能量湍流中疾驰。舷窗外,是光怪陆离的γ-7星云内部景象——巨大的电离氢柱如同燃烧的巨树,延展数光年;破碎的星骸在引力旋涡中相互碰撞,迸发出短暂而致命的辐射风暴;更深处,空间结构本身都显得扭曲不定,仿佛随时会撕裂开来,露出维度背后的混沌。导航员紧盯着剧烈波动的传感器屏幕,双手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规避着一个个隐形的引力陷阱和能量暗礁。飞行员则凭借近乎直觉的反应,操控着星舰在死亡边缘穿梭,舰体不时传来与高能粒子流摩擦产生的刺耳尖啸。
阿雅静坐在简朴的舰长席上,双眸微阖,并非休息,而是将感知与灰烬令牌深度融合,如同声呐般向四周扩散出极其微弱的感知波纹。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常规传感器严重受限,唯有依靠灰烬之力对能量和规则的本质亲和,才能提前预判最致命的危险。她能“听”到空间褶皱的呻吟,能“感觉”到能量乱流中隐藏的秩序裂痕,甚至能隐约捕捉到那遥远求救信号源传来的、如同风中残烛般的绝望波动。那波动中夹杂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冰冷气息,正是信息中提到的“吞噬”。
“距离目标坐标还有零点五光年,但前方的空间畸变指数急剧升高,常规航行无法通过。”导航官的声音因紧张而沙哑。
全息星图上,代表前路的区域已是一片刺眼的血红,空间曲率达到了连光线都无法直线传播的恐怖程度。
“启动‘虚空潜行’模式,”阿雅睁开眼,下令道,“将灰烬引擎输出功率提升至临界点,以最小化空间足迹穿越畸变区。”
“明白!‘虚空潜行’模式启动!所有非必要系统关闭,能量集中供给曲率核心!”工程师迅速执行命令。
星梭号表面的吸波涂层泛起水波般的涟漪,整个舰体仿佛融入背景空间,变得若隐若现。引擎发出低沉的、仿佛来自异次元的嗡鸣,舰身轻微震颤着,开始以一种违背直观物理的方式,沿着空间结构的“褶皱”边缘滑行。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航行技术,稍有不慎便可能被畸变的空间彻底撕裂或放逐到未知维度。
阿雅将全部心神沉入灰烬令牌,引导其平衡之力包裹住整艘星舰,努力抚平舰体与狂暴空间接触时产生的规则涟漪,尽可能降低被未知存在发现的概率。她感到精神力如同开闸的洪水般飞速消耗,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穿越过程漫长而煎熬,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当星梭号终于如同挣脱泥沼般,从一片极度扭曲的光影中冲出时,眼前的景象让舰桥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前方不再是混乱的星云,而是一个相对平静、却更加令人不安的空间。一颗垂死的、散发着暗红色光芒的红巨星占据着视野的中心,它的体积庞大到难以想象,表面缓慢涌动的日珥如同濒死巨兽最后的喘息。围绕这颗恒星运行的,并非行星,而是一片庞大无比、由无数断裂的星环、破碎的太空城框架和巨型工业设施残骸构成的、如同星系般大小的“废墟带”!这就是“锻火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