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深宫疑云

兰台殿内,公子欣的日子如同行走在万丈深渊的钢丝之上。

黑冰台的“看顾”无处不在。送来的饭食,他当着宦官的面,必先掰下一块喂给殿外栖息的乌鸦(嬴政视鸦为祥瑞,无人敢在鸦食中下毒)。

饮水必先用银簪试过,再用陛下赏赐的玉杯盛装(玉杯若有毒,变色更易察觉)。

夜间,他在榻下撒上薄薄一层香灰,晨起必先查看有无异常脚印。枕中,藏着打磨光滑的磁石(防备毒针暗器)。

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虽然所处环境不一样,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这些不得不归功于参加特种兵选拔时教官们层出不穷的“考验,考核”方式,腕间的伤口已被妥善包扎,但那份刻骨的疼痛和生死一线的记忆,时刻提醒着他。

躺在硬邦邦的床榻上,赢欣回忆着原主的记忆,短短的一天时间,他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

亥时左右,中车府令赵高的“厚礼”如期而至。一名身姿窈窕、楚楚可怜的美人被送入兰台,

言是赵府令体恤公子孤寂。欣心中冷笑,面上却做出受宠若惊又局促不安状。他当众宣布:

“此女甚善,然欣流落民间,养父母新丧未久,心哀难平,不忍近女色。请于院中辟一静室,令其为养父母诵经守孝三年,以全孝道。”

他不仅收下,还抬高了“孝道”的大旗,并命人在美人院中遍植气味浓烈、有避孕之效的苦艾。这美人成了他对外展示“孝心”和“不近女色”的活招牌,也是堵住赵高后续送人借口的挡箭牌。

嬴政的试探接踵而来。一次看似随意的召见中,嬴政状似无意地提起:

“扶苏于上郡,常言匈奴之患,汝流落民间,可有见闻?”

欣心头警铃大作。议储?这是要命的陷阱!他瞬间脸色惨白,剧烈咳嗽起来,仿佛要将肺咳出,最后竟“哇”地一声吐出一小口暗红的血(提前含在口中的鸡血囊),随即“昏厥”在地。

被内侍抬回兰台“救治”醒来后,他挣扎着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请罪书”,泣诉:

“长兄扶苏,如日月悬空,光耀大秦。儿臣萤火之微,流落之身,安敢窥天议日?父皇明察,儿臣唯愿侍奉父皇膝下,效犬马之劳,绝无半分非分之想!”

将姿态放到最低,将“孝”与“敬兄”刻在脸上。

公子欣如履薄冰的表演,在刀尖上为自己赢得了短暂的、脆弱的喘息之机。

嬴政的疑心并未消除,但“亡秦者胡”的焦点,暂时被引向了北方匈奴的军事行动和对胡亥的暗中调查。

赵高的第一次“美人计”被以孝道化解,他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更致命的机会。扶苏和蒙毅保持距离但无恶意。其他势力仍在观望。

欣知道,这平静只是假象。黑冰台深入民间的调查随时可能挖出他伪造身世的破绽。

赵高的下一波暗箭不知何时射来。嬴政对“胡”的猜疑一旦再次落到他头上,便是灭顶之灾。

窗外,咸阳宫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公子欣在兰台的方寸之地,用智慧、隐忍和一点超越时代的见识,为自己撬动着那扇名为“生路”的沉重宫门。

他知道,离他真正想要的舞台——远离风暴中心、能让他暗中积蓄力量的巴蜀之地,还有漫漫长路。每一步,都可能是最后一步。

风暴将至,公子欣在咸阳宫的血色棋局中,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