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贡品入咸阳:骏马蹄惊,家书意暖

李斯笑道:“这便是‘历练’的好处。昔日勋贵子弟多骄纵,经河西风沙一磨,方知稼穑之苦、征战之难。陛下,不如准了他们的请求,再扩菜鸟营规模,让更多子弟去河西,将来皆是大秦栋梁。”

嬴政颔首:“准。传旨赢欣,再招五百勋贵子弟入菜鸟营,仍按旧例,从耕地、喂马学起,不许搞特殊。告诉他们,要想人前显贵,先在河西流够汗!”

三、西望河西:风沙里的成长,朝堂上的风向

腊月的咸阳,因这批西域贡品与家信,添了许多新话题。街头巷尾都在说“河西的好马”“西域的织锦”,更有人传唱新歌谣:“送儿去河西,能骑汗血马,能佩狼牙刀,归来不是旧时娃。”

勋贵们的宴会上,再没人比谁家的玉碗更亮,而是比“犬子在河西射了多少箭”“小女收到的家书里提了多少战功”。赢傒成了最受追捧的人,天天有人来打听河西的事,他便把赢侈信里的话添油加醋讲一遍,听得众人眼睛发亮。

李斯将李信的账簿抄了一份,呈给嬴政:“陛下您看,这孩子算的缴获账,比户部的还细。赢欣说‘立序先立账’,果然没错。”

嬴政看着账簿上整齐的数字,忽然想起赢欣战报里的话:“大秦的疆土,不止在马蹄踏过的地方,更在这些娃娃的账本里、箭杆上、家书的字里行间。”他提笔在账簿上批了个“可”字,对李斯道:“开春后,让少府组织工匠,照着西域织锦的样子,织出咱大秦的新锦;让太仆寺用汗血宝马与中原马配种,改良军马;再让廷尉府拟个新令,凡河西历练满三年者,可优先补官吏缺——朕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在大秦,有本事的人,不管出身,都能出头。”

窗外的雪停了,阳光照在章台殿的铜鹤上,泛着金光。远处的驿道上,又有几辆马车整装待发,车上坐着跃跃欲试的勋贵子弟,他们的行囊里,装着家人的嘱托,也装着对河西风沙的向往。

而在千里之外的定远,赢欣正看着王五送来的新情报——西域诸国听闻贡品入咸阳,已有楼兰、车师派使者来降,愿“岁岁纳贡,永为秦臣”。他将情报折好,望向练兵场,那里,赢侈正带着新入营的菜鸟练射箭,李信在帮萧何清点新到的物资,胡亥则捧着家书,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踏实。

风卷着玄鸟旗,掠过河西的土地。赢欣知道,那支送往咸阳的车队,送去的不仅是贡品,更是一种信念——大秦的未来,不在旧勋贵的门第里,而在这些被风沙磨硬的骨血里;西域的价值,不止在宝马美玉中,更在让每个秦人都明白:天地很大,只要肯走出去,总有属于自己的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