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岁末总核:三卿献册,情牵定远

她翻到屯田册:“全国新垦荒地60万亩,其中河西屯田30万亩,楚地流民垦荒15万亩,齐地盐碱地改良15万亩。新修水渠500里,能浇地80万亩,今年粟、麦、稻总产800万石,比去年多两成。”

养殖数据更是喜人。牡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牛,新增5万头,关中的‘秦牛’与西域瘤牛杂交,拉犁比旧牛快三成;羊,新增20万只,陇西、北地牧场为主,羊毛能织粗布,吕雉的商队收了50万斤,织成的布在咸阳卖得好。”

“鸡鸭猪这些呢?”蒙嫣问。

“猪,年底存栏15万头,河西官办猪场出肉300万斤,供前线和酒楼;鸡、鸭、鹅共100万只,农户家家散养,蛋能换钱,肉能过年;兔子是新养的,陇西试养2万只,皮毛软,肉细嫩,商户说‘比羊肉便宜,百姓买得起’。”

牡丹拿起一张农户报喜的字条:“陈留郡有个老农,今年用曲辕犁种麦,养了5只羊、10只鸡,秋收后给官府缴了粮,还剩3石,给孙子买了件棉袄。他说‘这辈子没见过仓里有这么多粮’。”

三、吕雉:商流通脉,税利充盈

吕雉摊开商税账册,上面的数字密密麻麻:“精盐工坊,全国共20处,河东、齐地、蜀地为主,年产精盐500万斤。每斤定价30钱,比粗盐贵10钱,却卖得更好,全年精盐收入1500万钱。”

她笑着补充:“百姓说‘用精盐腌菜不烂,炒菜更香’,现在连偏远乡村的市集都有精盐卖。商队把精盐运到西域,1斤能换2斤葡萄干,利钱翻番。”

酒楼与商队数据也很可观。吕雉报:“全国新增酒楼300家,咸阳、洛阳、临淄最多。咸阳的‘秦味楼’,用西域葡萄酿酒,卖火炉烤饼,月流水5万钱;楚地的‘淮上居’,做盐焗鸡、炖羊肉,因有火炉保温,冬天生意比夏天还好。全年酒楼总营收800万钱,商税抽成80万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铁矿、牲畜这些大宗商品呢?”牡丹问。

“铁器商队150支,从咸阳运曲辕犁、连弩到北地、西域,换回良马、皮毛,赚300万钱;牲畜商队80支,从陇西运牛羊到楚地,换回稻米、丝绸,赚200万钱。全年商队总流通额5000万钱,商税250万钱。”

吕雉最后汇总:“今年商税、盐利、工坊收入,合计2830万钱,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萧何说,这些钱够造1万具连弩,供5万大军吃一年。”

四、总览:数字里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