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一预备队:阿古拉安抚安息俘虏,送巧成城锻铁

阿古拉笑着应:

“是啊,他们要去巧成城当铁匠,以后给你们打新犁!”

一个老农提着刚烤好的麦饼跑过来,塞给哈桑一个:

“尝尝咱大秦的麦饼,比你们的馕香!”

哈桑咬了一口,麦饼里混着芝麻和盐,果然比安息的硬馕好吃,

他含糊着说:

“谢谢……好吃。”

到了驿站歇脚时,士兵们给俘虏们分发被褥。

玛丽卡摸着厚实的羊毛毯,惊讶地问:

“这是给我们的?”

阿古拉的妻子笑着说:

“天冷了,夜里盖着暖和。

等到了巧成城,还有暖炕呢,比你们的地毯暖和十倍!”

玛丽卡摸了摸毯子,又看了看正在教女人们染布的阿古拉妻子,小声说:

“你们……真好。”

走了半个月,终于能远远望见巧成城的烟囱了——

那是蒸汽锻锤的烟囱,正冒着白烟,老远就能听见“哐当哐当”的锻打声。

哈桑眼睛都直了,拉着阿古拉问:

“那就是……蒸汽锻锤?”

阿古拉点头:

“是啊,曹参大人说,那玩意儿能顶五十个壮汉,你去了就能用。”

进城时,巧成城的百姓夹道欢迎,有人扔来水果,有人喊着“欢迎新朋友”。

哈桑和徒弟们看着城里的景象——宽阔的驰道上跑着木制火车,

工坊里的工匠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连女人都在操作织布机,脸上带着笑容。

“这……这比泰西封还热闹!”

伊斯梅尔喃喃道。阿古拉拍着他的肩:

“这只是巧成城,等你去了咸阳,更热闹!”

四、安顿与展望:锻铁声里的新生

曹参早已在工坊外等着,他给俘虏们安排了住处——

一排带暖炕的砖房,每个房间都有窗户,比安息的帐篷亮堂多了。

哈桑和徒弟们被领到锻铁坊,当看到那台冒着白汽的蒸汽锻锤时,哈桑激动得手抖:

“真的……真的有这么好的炉子!”

曹参笑着说:

“以后这台就归你用了,要是觉得不好,咱们再改!

巧成城的规矩,谁能造出好铁器,谁就是师傅,工钱加倍!”

哈桑搓着手,迫不及待地让徒弟们架起铁块,踩下踏板——

“哐当”一声,铁块被砸得平整,比他挥大锤快十倍。

玛丽卡和女人们则被领到织布坊,那里的织机比她们的先进,还有染色用的蒸汽锅。

阿古拉的妻子教她们用红花染布,玛丽卡染出的红布比秦人的更鲜艳,曹参看了直夸:

“好手艺!

以后大秦的战袍就靠你们了!”

傍晚时分,阿古拉要回紫河大营了。

哈桑捧着一把刚锻好的弯刀赶来,刀身闪着寒光,比安息的弯刀更锋利:

“阿古拉官爷,这把刀送您,算俺的谢礼!”

阿古拉接过刀,拍着他的肩:

“好好干,等二五计结束,俺请你去润疆喝葡萄汁,伊斯梅尔种的!”

伊斯梅尔也跑来了,手里拿着新领的工钱袋:

“官爷,俺寄了钱回泰西封,商队说能找到俺婆娘!”

阿古拉笑着点头:

“等她来了,俺让陈农官分你们十亩地,种最好的葡萄!”

回程的路上,阿古拉听着巧成城传来的锻铁声和织布声,心里踏实得很。

他知道,这些安息俘虏只要好好干活,迟早会像他一样,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大秦人。

第一预备队的工作,不只是送俘虏,更是在给大秦添砖加瓦——

不管是匈奴人、安息人,还是楚地人,只要肯为大秦出力,就都是一家人。

远处的夕阳把巧成城的烟囱染成了金色,锻铁声在暮色里传得很远,像一首新生的歌。

阿古拉勒紧缰绳,催马往紫河赶——那里还有新的俘虏等着他,

还有更多的事要做,为了大秦的二五计,也为了这些来自远方的“新大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