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梅鋗立刻道,“你们认秦籍,每户分两亩梯田、一口铁锅,还能免三年赋税;
阿月他们这些孩子,能去学堂学秦字、学算术,以后跟商队做生意,再也不会被人骗;
老吴的医官队会来部落,给你们治病,教你们预防瘴气——这些,
都是大秦给你们的好处,不用你们拿奴隶换。”
一个白胡子长老忍不住问:
“真……真能上学堂?
俺们百越的娃,也能像秦人娃一样认字?”
“当然能!”
梅鋗让人拿出一本简体字课本,递给阿月,
“你看,这上面的‘稻’‘锅’‘家’,学会了,你就能教部落里的娃写自己的名字,
还能算清楚卖皮毛能换多少粮食。”
阿月捧着课本,手指摸着上面的字,眼睛亮得像星星:
“爹,俺想上学堂!
俺想认字!”
二、皮毛换物资:互利共赢,疑虑渐消
接下来的几天,梅鋗让商队运来五十口铁锅、一百斤占城稻种子,
还有一些治疗瘴气的草药,堆在郁江岸边。
瓯骆带着部落人来看,看着那些崭新的铁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颗粒饱满的稻种,长老们的议论声渐渐变了调子。
“这稻种比俺们的粟米好,听说一年能收两季。”
“那草药俺认识,上次阿公生瘴气,就是缺这个,差点没挺过来。”
“要是真能免三年赋税,俺们就能多存点粮食,不用再怕雨季没吃的。”
瓯骆看着这一切,心里的疑虑渐渐松动。他走到梅鋗面前,手里拿着一张上好的狐狸皮:
“梅将军,俺们百越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