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商税公示牌挂市集:咸阳小贩赵货郎,看牌算税不糊涂

赵货郎指着公示牌第三行的插图,

“你看这画,

两枚铜钱圈一枚,

就是一半的意思!”

周平站在旁边,

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却没敢再乱报数——

公示牌挂在这儿,

谁都能看,

再想蒙混,

怕是要被市署追责。

二、算税较真:账本对公示,糊涂变清楚

晌午的日头晒得货担发烫,

赵货郎的粟米卖了三百钱,

他刚把钱袋塞进怀里,

周平就凑过来:

“赵大哥,

三百钱,

缴三税一,

一百钱,

没错吧?”

“不对!”

赵货郎掏出《民生算术册》,

翻到“商税计算”那页,

上面写着“三税一即销售额×1/3”,

还有先生画的小注:

“不满一钱可免”。

他掏出铜钱,

一枚枚数:

“三百钱×1/3是一百钱,

可俺这三百钱里,

有二十钱是换的布,

不算销售额,

实际卖钱二百八十钱,

二百八十÷3≈九十四钱,

该缴九十四钱!”

周平的脸有点红,

没想到赵货郎连“以物易物不算销售额”都知道,

只能接过九十四钱,

在税册上写下“赵货郎,粟米,二百八十钱,缴税九十四钱”,

还让赵货郎按了手印。

“俺要自己写名字!”

赵货郎突然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货担里拿出芦苇笔,

在税册上歪歪扭扭写“赵二”(他的本名),

虽然“二”字写得像“乙”,

却比手印更让他踏实:

“先生说,

自己写名字,

才不算糊涂账!”

周围的商贩都跟着学,

张叔让赵货郎帮着算税,

自己在税册上写“张五”;

王婶则掏出女儿教的“布”字,

在账本上标“布,六百钱,税三百钱”。

市集里的氛围变了——

以前缴税时的紧张,

变成了现在的较真,

每个人都拿着公示牌对账本,

再也没人敢当“糊涂虫”。

“赵大哥,

你这算术册借俺看看呗?”

卖农具的刘小哥凑过来,

手里的曲辕犁模型还沾着木屑,

“俺总记不住税怎么算,

有这册子,

俺也能自己算!”

赵货郎把册子递给他,

笑着说:

“拿去看!

夜校还在印新的,

下周你去领一本,

上面还有农具的税例,

比俺说的清楚!”

三、市署见证:公示显公平,商贩得安心

下午,

市署令李大人来市集巡查,

看到围着公示牌算税的商贩,

笑着问赵货郎:

“赵大哥,

这公示牌管用不?

还怕小吏多收税不?”

“不怕了!”

赵货郎举起税册,

“您看,

俺卖二百八十钱,

缴九十四钱,

册子上写得明明白白,

还有俺自己的名字!

上月被坑的四十钱,

虽然要不回来了,

但以后再也不会吃亏了!”

李大人点点头,

对周围的商贩说:

“陛下立这公示牌,

就是要‘税明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