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集贤议宅定规制:诸子百家献智,十级宅院绘蓝图

巡视车队行至渭南近郊,公子欣望着车窗外正在规划的宅院区空地,再次进言:“父皇,十级宅院关乎赏功公平与都城格局,单靠墨家工匠恐有局限。

不如召集诸子百家负责人齐聚咸阳,儒家明礼制、墨家精技术、道家融自然、农家重实用,集思广益定规制,方能既合等级,又利民生。”

始皇颔首赞同:“善!

诸子百家各有专长,此事正该群策群力。

即刻传诏,召儒家、墨家、道家、农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负责人,三日后于咸阳宫议事,专议十级宅院设计。”

三日后,咸阳宫议事殿内,诸子百家负责人济济一堂。

儒家代表手持礼制典籍,墨家工匠带着绘图工具,道家学者怀揣山水草图,农家代表捧着农科规划,法家则备好了等级界定细则。

公子欣端坐主位,开篇明义:“此次议宅,核心为‘十级分级、礼制适配、实用为先、融合都城’——不重奢华重适配,每级皆配水井、花园,兼顾居住、生计功能,具体规制请诸位各抒己见。”

十级宅院规制:集百家之智,定梯度标准

经一日激烈商议,结合各学派建言,十级宅院规制终定,每级皆以“占地-房间-容纳人数-院落配置”为核心,梯度分明又各有侧重:

1级(王侯级:军功封侯、顶级发明家)

- 占地十亩,房间五十间(正房十间、厢房二十间、功能房二十间),容纳五十人(主家+仆役+工坊工匠)

- 院落:三进三出格局,前院设礼仪广场,中院配墨家改良水井(深十丈,自流灌溉),后院含两亩农科花园(可种杂交麦、培育药草)+ 一间墨家工坊(适配发明家研发),侧院设纺织作坊与储物库房

- 儒家定礼制:正房坐北朝南,礼仪广场设拴马桩与迎宾台,符合王侯身份;道家融自然:花园引渭水支流,造小型水景,兼具观赏与灌溉功能

2级(国公级:九卿重臣、重大军功将领)

- 占地八亩,房间四十间,容纳四十人

- 院落:三进格局,前院礼仪区,中院水井+一亩半花园(含菜圃),后院设小型工坊与储物房,侧院配仆役居所

- 墨家优化:水井加装省力辘轳,房间设保暖夹层;农家建议:花园分区域种粮、种菜、育花,实现自给自足

3级(卿大夫级:高阶官员、重要发明家)

- 占地六亩,房间三十间,容纳三十人

- 院落:两进三出,中院水井+一亩花园,后院设简易工坊(适配工匠类受赏者),侧院配纺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