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四遍,王铁柱改用了新的热处理方法:先将零件烧至亮红色,快速放入准备好的动物油脂中淬火,再回火至淡黄色。这样处理后的零件,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弩机的装配更是考验耐心。林枫用磨石一点点修整每个接触面,直到所有零件能够顺滑咬合。"咯哒"一声,当悬刀扣动,牙部精准地释放模拟弩弦时,围观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与此同时,弩臂的选材也在进行。他们试验了桑木、榆木,甚至尝试了竹片复合结构。最后选定了后山一棵老榆木,木质坚韧而有弹性。王铁柱按照林枫的要求,将木材削成流线型,中间厚,两端渐薄,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弹性势能。
弩弦的制作则动用了所有人的智慧。陈文渊贡献出珍藏的几股生丝,狗娃和石头被派去收集最坚韧的苎麻。林枫指导他们将麻丝、生丝和煮软的牛筋按照特定比例绞合,再涂上蜂蜡防水。制成的复合弓弦既坚韧又富有弹性。
当所有部件组装完成时,一把精致而致命的手弩呈现在众人面前。林枫在铺子后的空地上试射。他装上削尖的硬木箭,扣动悬刀,"嗖"的一声,弩箭精准地钉在三十步外的木靶上,箭尾还在微微颤动。
"有效射程五十步,三十步内能穿透皮甲。"林枫检查着箭矢的入木深度,满意地点点头。
王铁柱试射之后,更是爱不释手:"有了这玩意儿,心里踏实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铁匠铺变成了一个小型兵工作坊。林枫规范了制作流程:
- 狗娃负责前期准备,打磨木材、编织弓弦;
- 王铁柱专注打造核心金属部件;
- 林枫负责最后的总装和调试。
通过分工协作,打造一把手弩的时间从最初的三天缩短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