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步入大厅,他并未穿着戎装,而是一身素色儒衫,神色平静,步伐沉稳。他无视了分列两侧、杀气腾腾的陆战队员,径直走到徐宏祖和赵胜面前,躬身一礼:“败军之将之子郑森,见过徐司令,赵将军。”
徐宏祖打量着这个年轻人,淡淡道:“郑公子此来,是欲为你父亲求情,还是欲重整旗鼓,再决高下?”
郑森直起身,目光坦然:“徐司令说笑了。料罗湾一战,联邦天威,郑森与闽浙沿海百姓,皆已目睹。森此来,非为私情,乃为公义。郑家愿率剩余船队、部众及所控港口,归附联邦,从此奉联邦号令,绝无二心。”
赵胜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哦?就这么降了?你们郑家纵横海上几十年,就这么甘心?”
郑森平静地回答:“识时务者为俊杰。旧时海疆,弱肉强食,割据一方,非长久之道。联邦一统海陆,法度严明,格物兴邦,方是华夏正朔,未来所向。郑家若能弃暗投明,为联邦驰骋海疆,效力于新政,亦是幸事。”
他这番话,不卑不亢,既承认了失败,又点明了郑家归附的价值,更表明了对联邦理念的认同,展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
徐宏祖沉吟片刻,与赵胜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开口道:“郑公子深明大义,令人敬佩。你与郑家部众归附之事,我等会即刻禀明执政官,由执政官定夺。在命令下达之前,还需委屈郑公子暂留厦门。”
郑森再次躬身:“森,谨遵司令安排。”
郑森的主动请降,标志着雄踞东南沿海数十年的郑氏海上帝国,正式瓦解。联邦兵不血刃地接收了郑家庞大的遗产,获得了无数经验丰富的船员、大量的船只以及宝贵的海外贸易网络和人脉。
而如何处置郑芝龙,如何消化整合郑家这股庞大的力量,以及如何面对战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成为了摆在林枫和新生联邦面前的下一道考题。东海的波涛暂时平息,但更广阔南海的风云,正悄然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