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落榜名录(1)

“下官明白。”苏雯立刻拿起另一册,迅速进入状态。

库房内一时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光线晦暗,空气凝滞,只有尘埃在光柱里不知疲倦地浮动。

时间悄然流逝。宋华安看得极快,直到,她的手指在某一行顿住。

“昭武十三年,江南道乡试落榜生,刘涵,保结人……张圩。”宋华安缓缓念出这个名字。

她记得那份有问题的档案,被保结人是刘涵,保结人也是……张圩。

宋华安又翻出江南道的其他落榜生名录,指尖飞快地划过。很快,她又找到了两个由“张圩”保结的落榜生,连续几次会试都是她。

每个地方的保结人数都是固定的,所能保结的人员也是有定数的。

宋华安轻笑一声,“这个张圩,倒是挺‘乐善好施’。连着几年,保结的都是些榜上无名的学子。”

苏雯压低声音:“殿下,这意味着……”

宋华安合上名册,耸了耸肩,“意味着张圩眼光奇差,专挑考不上的担保呗。”

苏雯看着宋华安悠哉游哉翻阅其他名册的样子,愣了愣,她还以为里面有什么阴谋诡计呢。

宋华安一本本翻着,越翻越沉默,这里所有的名册上,就没有一个籍贯是在村里的,整整百年的啊,没有一个。

而且,有很多考生多次会试保结人都是同一个,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家境殷实,但又不是什么大家族。

库房里陈旧的气息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窗外秋日明媚,却照不进这积压了无数科举沉浮的卷宗。

回到廨房,宋华安屏退了所有人,独自拿着笔写写画画。

其实保结受贿舞弊在那间库房里都是小问题,最重要的是那些卷宗里的考生大多都是些经济发达的州郡上来的,永晔整整十二郡,每个州郡都有考点,可西平郡和安北郡甚至没有一个考生能过乡试,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