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安从尹府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三百符兵,全是战场上退下来的好手。
接下来的几天,她坐在礼部慢慢等着。终于,之前的有问题的档案被传了回来,重新补盖了四个印章,但人一个没变。
很好!宋华安拿出亲王服饰,六品郎中不能上朝说话,但安王可以。
翌日,大朝会。
晨钟破晓,百官依序步入金銮殿,宋华安头戴七旒冕冠迎着百官惊疑不定的目光,径直穿越甬道,走向御阶之下。
“臣,宋华安,有本奏!”
声如金石,掷地有声,满殿寂然。
坐在上首的昭武帝眸光微动,唇边勾起一抹笑意,“准奏。”
宋华安自袖中取出那叠已然手续齐全的档案,双手呈上:“儿臣奉命协理礼部,核验今岁春闱考生文书。”
宋华安声音平稳,却足以让殿内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核验之中,发现江南道临川府数名考生保结文书存疑,经初步查证,其保结廪生张圩,疑似与临川府衙吏员勾结,违规作保,且其所保数名考生的过往考卷存疑,臣怀疑有人替考!”
话音落下,殿内顿时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科举、舞弊,这几个字眼总能轻易挑动朝臣的神经。
随即,立刻便有御史出列:“安王所言,可有实证?”
沈嬛站在最前列握着手板,挑了挑眉。
“儿臣岂敢妄言?”宋华安呈上手中奏疏,“此乃初步查证详情及涉事人等于江南道官册记录的矛盾处,请陛下御览!儿臣恳请陛下,彻查江南道临川府科举保结事宜,追究相关吏员及廪生张圩之罪责,并严查临川府考生过往考卷,以正视听,维护科举之清白!”
内侍接过奏疏,恭敬地呈送御前。
昭武帝并未立刻翻阅,撑着手肘,目光扫过殿下众人。看着她们或凝滞,或焦躁的神色,轻笑出声。
宋清怡见状,迅速出列,神色凝重:“若安王所奏属实,此事确乃大案。应按律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