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安点了点头,又问道:“姑娘如何称呼?”
“学生姓林,名静姝,家母便是这明德书院的夫子。”说着,林静姝侧身让开一步,“殿下若是不弃,可愿入院一观?家母今日正在书院讲学。”
宋华安顺从地抬步上前,“那便叨扰了。”
书院内部和她想象中的一样,清幽雅致,里面随便一盆花都够普通百姓一年的开销了。
一路上,遇到的学子们见到林静姝,纷纷口称“师姐”,恭敬行礼,哪怕是年龄比她大的。
似是看出宋华安的疑惑,林静姝解释道:“书院不以年龄论长幼,只论学识。”
她引着宋华安穿过庭院,走向讲学堂。堂内,一位须发半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授课,声音洪亮,引经据典。
宋华安没有进去打扰,只在窗外静静听着,还真别说,那课讲的比沈嬛好。 “林夫子学问精深,令人钦佩。”
林静姝微微欠身:“家母常言,读书旨在明理,明理方能践行。书院不仅教圣贤书,也重六艺,更重品性修养。”
就在这时,一名书院仆役匆匆走来,在林静姝耳边低语几句。林静姝神色微动,对宋华安俯身道:“殿下,书院有些俗务需要处理,请恕学生失陪片刻。殿下可自行在院内走走,亦可去藏书阁阅览。”
宋华安颔首:“林姑娘请便。”
看着林静姝匆匆离去的背影,宋华安目光微凝。不姓施,却能处理院中俗务,看样子这林静姝不只是个普通学子。
宋华安信步朝着林静姝提到的藏书阁走去,藏书阁位于书院深处,是一座独立的三层小楼,里面的书籍和皇宫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在一排标注着“地方志与风物考”的书架前,宋华安停下了脚步,这一排书本的磨损程度远低于其他书架。她连续翻看了几本不同年代的临川地方志和水利图册,发现里面的内容非常粗浅,远没有她在京中看到的精细。
一个随处可见珍贵孤本的藏书阁为什么会放这种书?
宋华安细细记下缺失的地方后,不动声色的把书放了回去。往里走看到了一个昏暗的小门,宋华安刚上前,突然从暗处走来一个人,拦在她面前,手上还拿着一个鸡毛掸子。
“不能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