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细化团购文案

从市场出来,时间尚早,阳光正好。詹晓阳提议:“小惠,反正没事,咱们走去三利街逛逛吧,正好把电视机买了。”

“好呀!”刘晓惠欣然同意。

两人顺着潮城路慢慢走,冬日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约莫走了二十多分钟,一片老城区的景象映入眼帘,这里就是三利街。此时的街道尚未经过翻新改造,两旁是略显陈旧的骑楼,店铺鳞次栉比,各种招牌林立,充满了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电器行、服装店、日用杂货铺……应有尽有,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詹晓阳先走进一家电器杂货铺,目光扫过柜台,最终落在一款小巧的随身听上。老板立刻热情地推销:“靓仔,好眼光!这部是原装进口嘅SONY随身听,音质顶呱呱!”

詹晓阳笑了笑,没有戳穿这大概率是“山寨货”的本质,花150元买了下来,递给刘晓惠:“给你,无聊的时候可以听听歌听听广播。”

刘晓惠又惊又喜,接过那银色的随身听,爱不释手。她知道詹晓阳自己也有一个,是开学不久买的。

接着,他们逛到一家专卖二手电视机的门店。各种尺寸、品牌的黑白、彩色电视机摆满了店铺。詹晓阳目标明确,要买彩电。经过一番挑选和讨价还价,最终以15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台18寸的、同样是“号称”原装进口的SONY彩色电视机。这个价格在当时相当不菲。

老板极力推荐他们再配一台录像机:“买部录像机啦,可以看录像带,很不错的。”

詹晓阳笑着摇摇头:“暂时不用了。”他凭着前世的记忆知道,再过一两年,VCD机就将席卷全国,画质更好,碟片也更便宜,国产彩电品牌也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价格大幅下降。现在买录像机,有些鸡肋。

买好电视,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载着这台“大件”和心满意足的刘晓惠往回走。刚到楼下,就遇到了送煤气罐的大哥和送办公桌的家具店伙计。詹晓阳赶紧招呼着,煤气罐大哥帮忙安装调试好,办公桌也搬上了二楼客厅靠窗的位置。至于有线电视的安装,则需要房东阿姨帮忙联系了,这年头还不是家家户户都能随便装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忙完这些,已近中午。两人懒得再开火,直接去了南春大酒店的外卖部,买了两个快餐盒饭直接在大堂里吃了,省得提回去还得收拾的麻烦。

吃过午饭,困意袭来。刘晓惠看着詹晓阳眼下的乌青,再次心疼地说:“晓阳,要不……你下午还是到里屋床上睡吧,那张行军床肯定不舒服。”

詹晓阳心里一暖,却摇摇头,笑着拍拍她的肩:“真不用,我从小就这样,换个新地方第一晚总睡不踏实,过两天就好了。你快去休息吧。”

两人各自午休。这一次,或许是因为上午的奔波,或许是小屋渐渐有了“家”的熟悉感,詹晓阳睡得格外香甜。

午睡醒来,刘晓惠把昨天新买的睡衣和内衣拿去清洗。詹晓阳则坐在新买的办公桌前,铺开稿纸,准备将之前草拟的年关狮头鹅礼盒团购方案拿出来,进行细化。

宣传口号和价格体系他已经思虑成熟,觉得无需大改。重点是启动和拓展的具体方案。想到启动,一个念头闪过詹晓阳的脑海:必须把现有的这些“关系户”召集起来,开一个正式的启动会!就像前世常见的“新产品发布会”那样,由他详细讲解团购的各个环节、细节和优势,现场答疑解惑,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晰理解,避免因一知半解而影响执行效果。

这种启动会的方式,是詹晓阳前世最为熟悉的营销手段之一——“会议营销”。在前世,他浸淫此道近二十年,深知其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激发动力的威力。此刻谋划起来,自然是胸有成竹,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