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新年新规划

既有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压舱石”业务,也有培育市场和团队的“成长股”项目,更有瞄准未来趋势的“潜力股”布局。

光有蓝图不够,关键在落实。

他看了看时间,估计黄爸爸家今天的卤制工作应该接近尾声了。他必须在新年首次送货前,将新的合作思路清晰传达。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黄爸爸家的号码。电话响了一会儿才被接起,背景音里还能听到锅勺碰撞和鹅只出锅的动静。

“喂?哪位?”是黄爸爸略带疲惫却依旧洪亮的声音。

“黄叔,是我,晓阳。新年好!给您拜个晚年!”詹晓阳语气恭敬。

“哎呦!晓阳啊!新年好新年好!你咋打电话来了?家里都好吧?”黄爸爸的声音立刻充满了热情。

“都好都好!黄叔,您今天忙坏了吧?开市生意怎么样?”

“忙!忙得脚不沾地!不过生意好啊!大家都说咱家的鹅味道正!晓阳,多亏了你年前打下的好基础!”黄爸爸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感激。

“黄叔,是您手艺好。”詹晓阳谦逊一句,切入正题,“黄叔,打电话是想跟您详细说说年后的安排。”

“你说!我听着呢!”黄爸爸立刻认真起来。

詹晓阳条理清晰地将新的规划娓娓道来:维持11元/斤的供货价,詹晓阳按16元/斤批发给摊主,建议零售价25元/斤;重点解释了鹅杂同价、整只批发的让利策略,旨在提升摊主利润空间和忠诚度,构筑壁垒;确认新的周结算模式。

小主,

“……黄叔,这样安排,您看可行吗?主要是让利给摊主,咱们的利润空间还是留足了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和计算,这一斤的价格可比去年足足多给了三块左右,如果一天500斤肉,那岂不是一天多一千多的收入!

电话里头随即传来黄爸爸激动而肯定的声音:“行!晓阳!你这脑子咋长的?想得忒周到了!我一百个放心,一百个赞成!这生意,按你这法子,肯定越做越红火!”

黄爸爸的爽快和支持让詹晓阳心里暖暖的:“谢谢黄叔!还有件事,估计年后生鹅收购价会涨,您看……”

“晓阳你放心!涨价是肯定的,但我有数!涨价就先用亲戚家生鹅,亲戚家求的是能长久合作,不在意一块几毛的差价;待价格稳定我们就去收外面的生鹅。”黄爸爸大包大揽地保证,语气里充满了信任。

“好!有黄叔您这句话,我就彻底放心了!那我们保持联系,具体等初八我回到潮城,我们见面细聊。”

“好嘞!晓阳,路上注意安全!我等你消息!”

与黄爸爸的通话异常顺利,解决了最关键的一环。詹晓阳放下电话,用力地向空中挥了挥拳头,一股混合着成就感与期待的热流涌遍全身。新一年,新气象!

接着,他又分别给汪姑父和大舅打了电话。与姑父确认了初八返程无需接站,并得知汪胖子已在百货大楼重启鸡蛋促销,一切顺利;与大舅最终确定了初八一早乘坐堂舅的货车返潮城的安排,心彻底踏实下来。

晚上吃饭时,詹晓阳将初八返城的计划告诉了父母。

“怎么不多呆两天?年还没过完呢。”父亲放下筷子问道。

“年气差不多啦,爸。城里有店过要赶紧安排起来,关键是能搭上堂舅的顺风车,方便。”詹晓阳解释。

詹爸听了,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叮嘱路上小心。

“爸、妈,初七咱们村‘迎老爷闹热’,我想把刘小惠接过来玩。”詹晓阳接着说。

“行啊,热闹热闹!到时给你们做好吃的。”母亲爽快地答应,脸上带着笑意。

“晓阳,”母亲想起一事,“年前城里好多朋友送了礼,你这次回去,是不是也该给他们带点咱老家的特产回礼?”

詹晓阳想了想:“妈,城里啥都不缺。这样吧,堂舅的车方便,就带些咱自家做的菜头粄(萝卜糕)吧,大块头,搞七八份吧,是个心意就行。其他的不用准备了。”

“行,那我和你爸明天就去摊点下单,让他们多做点!”母亲应承下来。

夜幕深沉,村庄渐渐安静下来。詹晓阳回到房间,再次检查了一遍笔记本上的规划,确认无误后,才小心地收好。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准备将确定的行程和这份承载着希望的新年规划,分享给电话那头,与他共同憧憬未来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