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詹晓阳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饥饿感早已被兴奋取代。他回到食堂,找到正在吃饭的刘小惠,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刘小惠也为他高兴,漂亮的大眼睛笑成了月牙。
小主,
下午的课,詹晓阳感觉时间过得格外慢。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听讲,但心思早已飞到了潮江师范学院。
终于熬到放学铃声响起,他第一个冲出教室,连宿舍都没回,直接在校门口拦了一辆三轮车,赶往潮师院。
来到堂哥所在的宿舍楼下,堂哥和刘文勇师兄已经在等候了。见到詹晓阳,两人笑着迎上来。
“晓阳,动作够快的啊!”刘师兄打趣道。
“刘师兄召唤,必须快马加鞭啊!”詹晓阳笑着回应,心情愉悦。
“走,上去说,几个社团的负责人都在呢。”堂哥揽着詹晓阳的肩膀,一起上了楼。
走进宿舍,不大的房间里已经坐了四五个人,都是年轻的面孔,有男有女,看起来干练而精神。见到詹晓阳进来,大家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看起来比他们年纪还小、却已是“小老板”的卫校生。
刘文勇师兄热情地为大家介绍:“来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卫校的詹晓阳,也是波鞋在潮城这边的代理人。别看他年纪小,做生意可是一把好手!”
接着,刘师兄又向詹晓阳一一介绍了在座的几位:“晓阳,这几位都是我们学院各大社团的负责人,这位是篮球社的社长,这位是吉他社的,这位是文学社的,这位是跆拳道社的……他们听说咱们这有质量好、价格实惠的波鞋,都在自己社团里帮忙推广了一下,效果很不错!”
“各位师兄师姐好!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忙!”詹晓阳礼貌地向各位负责人问好,态度不卑不亢。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几位社团负责人纷纷拿出自己统计好的订单清单和收上来的定金。篮球社社长递过来厚厚一沓纸条,笑着说:“我们社那帮小子,听说有性价比这么高的鞋,都抢着订,特别是打球穿的,需求量最大!”
吉他社的是一位师姐,递上的清单字迹清秀:“我们社女生多,订的多是板鞋和休闲款,颜色要鲜艳的。”
文学社和跆拳道社的订单量也不少。
詹晓阳接过一张张清单,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快速心算汇总。当最后一张清单的数字加总完毕时,他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光芒:“两百一十七双!这才两天不到!师兄师姐们,你们太给力了!”
这个数字远超他的预期!潮师院作为潮城学生数量最多的高校,消费潜力果然巨大!有了这个开门红,他对新店开业更加充满信心。
刘文勇师兄和堂哥相视一笑,脸上也满是成就感。刘师兄说:“这才只是开始,好几个大社团还没完全铺开呢。过段时间估计订单还会更多。”
“太好了!谢谢刘师兄!谢谢誉哥!谢谢各位师兄师姐!”詹晓阳连声道谢,然后立刻做出安排:“这样,货我已经紧急联系福建那边发了,预计周日上午能到潮城。周日中午,麻烦各位师兄师姐到学院门口的小卖部那里,我们现场交货收款,怎么样?”
“没问题!”几位负责人都爽快地答应。
事情谈妥,几位社团负责人陆续离开。詹晓阳又和刘师兄、堂哥详细核对了一遍订单的款式、颜色和尺码明细,确保无误。他小心翼翼地把所有订单清单和厚厚一沓定金收好,这些可是实实在在的军功章!
从潮师院出来,天色已近黄昏。詹晓阳顾不上疲惫和饥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牌坊街的打印店。他必须尽快把包括潮师院这217双,还有昨晚的订单都传真给福建的刘厂长,催促尽快备货发货。
在打印店,他借了纸笔,快速而清晰地重新誊写了一份总订单,详细列明了款式、数量、尺码要求。然后请老板帮忙传真给刘厂长。
传真发过去后,他又立刻借用打印店的电话打给刘厂长。
“刘厂长,您好!我是晓阳!刚给您传真过去一份加急订单,总数将近400双!麻烦您务必安排周六的班车发货,争取周日上午送到潮城客运站!”
电话那头的刘厂长听到这么大的加单,也很高兴,满口答应:“放心,晓阳!我马上安排车间备货,周六下午就办托运,周日上午准到!”
“太感谢您了,刘厂长!银行现在关门了,货款我明天中午就给您转过去!”詹晓阳道谢后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