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詹晓阳再次按照中午的模式,安排大家轮流吃饭和短暂休息。他特别强调:“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多吃点东西。晚上七点到九点半,还有最后一波,也是可能最累的一波‘夜游’客流!那基本都是晚饭后出来散步、逛街的,以年轻人和家庭为主,沟通会顺畅些,但持续时间长,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力!”大家已经对詹晓阳的调度心悦诚服,严格按照部署进行轮换。
华灯初上,夜幕缓缓降临,南郊路商业街的霓虹灯次第亮起,迎来了它一天中最繁华、最富有活力的时刻。
果然,晚上七点一过,客流如同潮水般涌来。与白天不同的是,夜晚的顾客更加悠闲,多是成双成对的情侣、三五成群的朋友、或是带着孩子的家庭。他们被“双兴”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景象所吸引,纷纷进店浏览。
店内再次人声鼎沸,但秩序井然。店员们经过一天的磨合,效率极高:大姐、霞姐经验老到地介绍产品;刘小惠、林珊珊等人熟练地开票、引导;姑姑稳坐收银台,眼神锐利;汪胖子和邱风良负责的抽奖台不时爆发出中奖的欢呼,活跃着气氛;詹晓阳和姑父依旧作为机动部队,随时补位和协调。
小主,
空气中混合着新鞋的气味、人们的体味和夜晚特有的活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商业图景。
就在这忙碌的晚高峰中,几拨特别的客人先后到来,给詹晓阳带来了额外的感动。
先是小姨和小姨夫提着果篮来了。他们走进店里,看着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景象,脸上露出惊喜和赞赏的笑容。
“晓阳!恭喜开业!这生意也太红火了吧!”小姨拉着詹晓阳的手,高兴地说。
“小姨,小姨夫,你们怎么来了!店里这么乱……”詹晓阳有些不好意思。
“开业大吉,我们怎么能不来沾沾喜气!”小姨夫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这时,林珊珊赶紧过来接待。小姨看着林珊珊青春靓丽的样子,亲切地拉着她的手夸赞:“哎呀,小珊,今天这身装扮真好!青春又靓丽!”
林珊珊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红扑扑的,抱着小姨的胳膊,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正在忙碌的詹晓阳,带着一丝羞涩和难以言说的情愫。
小姨和小姨夫仔细挑选了两双鞋,临走时,又悄悄塞给詹晓阳一个红包,小姨低声说:“晓阳,拿着,开业利是,图个好运!我们走了,不耽误你忙。”詹晓阳心中温暖,恭敬地将他们送到店外。
前脚刚送走小姨,后脚陈姨、建国叔和小梅姐就来了。他们显然是从鹅肉摊直接过来的,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卤香味。
陈姨一进门就大声笑道:“晓阳!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啊!”说着,不由分说地将一个红包塞进詹晓阳手里。建国叔和小梅姐也笑着道贺,并很快挑选了几双鞋,说是给家里人买的。他们没多停留,买了鞋就匆匆离开了,知道詹晓阳忙。
紧接着,许老板夫妇也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仿佛约好了一般。“晓阳老弟!开业大吉!我们来捧场啦!”许老板声音洪亮,同样递上了一个红包。许夫人也温和地笑着祝贺。他们也在店内消费了一番才离开。
这几拨特殊的客人,都是与詹晓阳有着生意合作或深厚情谊的伙伴。他们的到来,不仅仅是道贺,更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和认可。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捏着手里那几个带着体温的红包,詹晓阳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感动。
这种在商言商却又充满人情味的交往,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
一旁的同学们和邱风良目睹这一切,也对詹晓阳的人脉和为人处世投来更加钦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