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一次分红

送别师兄师姐的离愁别绪,如同潮水般漫过心头,又随着大巴车的远去而缓缓退潮,留下湿漉漉的怅惘,挂在詹晓阳、刘小惠、詹清容的眼角眉梢。

他们站在渐渐散去的人群边缘,望着空荡荡的校门口,一时都有些沉默,仿佛一部分熟悉的校园生活,也随之被带走了。

正当他们准备转身,返回南春桥头那个可以暂时隔绝伤感的小屋时,汪胖子气喘吁吁地从宿舍楼方向跑了过来,老远就挥着手喊:“阳哥!小惠姐!等等!”

四人停下脚步。汪胖子跑到近前,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姑父打电话来说,赶紧去养殖场一趟,说是有要紧事商量!我看姑父语气挺高兴的,估计是……那事儿!”他挤眉弄眼,意思不言而喻。

詹晓阳闻言,心中一动,从离别的感伤中彻底回过神来。

他看了看刘小惠,她也正望着他,眼中带着询问和一丝期待。他点点头:“好,知道了。”然后对林雅雯说:“雅雯,你也一起去吧,估计姑姑做了好吃的。”

“嗯!”林雅雯乖巧地点头。

分红!这个词像一束光,瞬间驱散了心头的阴霾。

对于这群半大的孩子来说,辛苦付出后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是激动人心且充满成就感的。

四人立刻在校门口拦了两辆三轮车,带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和雀跃的心情,驶向市郊的姑父养殖场。

车子在养殖场门口停下。周末的养殖场比平时安静,工人们大多休息了。

进到里屋一股浓郁鲜香的气味便扑面而来——是药材炖鸡汤的醇厚香气,夹杂着炒菜时爆香的锅气,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温暖气息。

“哇!好香啊!肯定是我姑又在煲她的拿手靓汤了!”汪胖子抽着鼻子,一脸陶醉。

走进院子,果然看到姑父和小姨正坐在办公室门口的葡萄架下,悠闲地品着功夫茶,茶香袅袅。

而另一侧的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切菜声和热油下锅的“滋啦”声。系着围裙的姑姑正忙碌着,灶台上摆着好几盘切配精致的食材,一个硕大的砂锅在文火上咕嘟咕嘟地唱着歌,香气正是从那里弥漫出来的。

旁边的洗手盆下,还堆着一大簇新鲜的蔬菜。

“姑父!小姨!姑姑!我们来了!”汪胖子人未到声先至。

姑父和小姨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笑容。

“来了?快过来坐,茶刚泡好。”姑父招呼道,心情似乎很不错。

“姑姑,我们来了!”刘小惠和林雅雯则乖巧地先跑到厨房门口打招呼。

“哎哟,小惠,雅雯来啦!正好正好,快来帮姑姑掐掐这豆角,洗洗这青菜!”姑姑看到她们,高兴地分配任务,“胖子!别傻站着!去后院摘几根嫩黄瓜,拔几颗小葱回来!”

“得令!”汪胖子应了一声,熟门熟路地蹿向后院。

刘小惠和林雅雯也立刻洗了手,钻进厨房帮忙。

一时间,厨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锅碗瓢盆的协奏曲,刚才在校门口的离愁彻底被这温暖的烟火气驱散了。

詹晓阳则径直走到葡萄架下。小姨给他挪了个位置,又拿出一个干净的小茶杯,娴熟地烫杯、斟茶,金黄的茶汤注入杯中,香气四溢。

“谢谢小姨。”詹晓阳坐下,端起茶杯,先闻后品,一股暖流带着甘醇滑入喉中,令人精神一振。

姑父看着他,笑了笑,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晓阳啊,今天叫你们过来,没别的事。今天六月一号了,按咱们之前的约定,月头对账分红。正好小姨今天也有空过来,咱们三个股东就简单开个小会,盘盘上个月的账,然后把事情定了。”

詹晓阳点点头:“好的,姑父,应该的。”

小姨放下茶杯,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翻开,里面是几张打印清晰的财务报表。

她神情变得专业而认真:“晓阳,姐夫,那我就先把五月份两家店整体的经营情况,简单汇报一下。”

詹晓阳和姑父都坐直了身体,凝神倾听。厨房里的说笑声也似乎刻意压低了些。

小姨指着报表上的数据,条理清晰地说道:“五月份,我们城南新店和南郊路老店,总营业额是十三万八千六百五十二元。这个数字相当不错,主要是得益于五一期间新店开业的大型促销活动,以及后续一段时间持续的客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