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该如何回应?”苏瑾长老问道,眼中带着赞许。
“平等合作,但划清边界。”穆婉茹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可以接受技术交换和情报共享,甚至在特定任务上接受战术协调。但星火同盟的组织原则、决策机制、以及核心资产(如荆无棣的状况、与‘沟通者’的联系)必须由我们自己掌控。我们要让‘昆仑’明白,我们不是下属单位,而是平等的战略伙伴,是他们在新世界必须学会打交道的新的政治实体。”
这一立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经过又一轮详细讨论,一份最终回复方案被确定下来。
致“昆仑”基地的正式回复要点:
1. 认可与定位: 认可“昆仑”基地作为重要文明存续力量的地位,愿意建立平等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
2. 合作范围: 同意在 (1)共享非核心星火节点信息(用于物资调剂和紧急救援);(2)特定科技项目联合研发(如针对“沉睡者”的稳定技术);(3)针对共同威胁(如高原边缘鸭首人)的联合军事行动 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3. 核心底线: 荆无棣的详细数据、与“第七守望站”及“沟通者”的深层接触记录、星火同盟内部决策机制,属于高度机密,暂不纳入共享范围。
4. 提议建立联合协调小组: 由双方派出代表,建立定期加密通讯渠道,负责协调具体合作事宜,解决分歧。
这份回复,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合作诚意,也明确划定了红线。
加密信号发出后,幽光城高层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回应。这一次的等待,关乎星火同盟未来的道路。
数小时后,“昆仑”的回复抵达。出乎意料,对方的语气似乎缓和了许多,少了几分命令的口吻,多了几分务实的考量:
【收到幽光城回复。理解贵方立场。】
【同意‘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原则同意合作范围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