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拍卖会

“茅房一趟趟去个没完。”

“刚才,我都瞧见,三儿拉裤裆里了。”

乌小妹话音未落,东厢房的门开了。

乌老大穿着马褂,拖拉着布鞋,捂着肚子,往茅房跑。

和尚面色惨白的捂着肚子,坐在中堂背椅上。

“草塔马的赵伟业,老子这么照顾他生意,他玛德居然害老子。”

乌小妹倒了一杯热茶,端到和尚面前。

“你们吃了什么玩意,一个个变成这德行。”

和尚抿了一口热水,对着他媳妇比划。

“这么长一根虎鞭,吃着贼过瘾。”

“还有一锅野蘑菇汤,味道踏马的甭提有多鲜。”

“原本想带回来一碗给你尝尝鲜。”

和尚说到这里,回忆起饭桌上的场景。

“踏马的,一个个窟窿张的跟河马似的。”

今夜的乌小妹,格外忙碌。

她在三个房间里,来回走动。

一会照顾哥哥弟弟,一会回屋照顾自己男人。

折腾大半宿,三个快拉脱肛的男人,这才缓缓睡去。

次日,清晨。

昨夜折腾大半宿的三个大老爷们,一个都没起来。

铺子里,上工的赖子五人,默契干活。

晨雾消散后,乌小妹这才去里屋叫醒和尚。

躺在架子床上的和尚,呼呼大睡。

床边的乌小妹,弯腰摇晃和尚的肩膀。

“到点了。”

她连续摇晃六次和尚的肩膀,这才让他睁开眼睛。

乌小妹看着床上醒来的和尚。

“昨儿,你不是说今天有正事,这都到点了。”

面容疲倦的和尚,睡眼朦胧坐起身子。

乌小妹站在床边,看着揉眼睛的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让人送了一锅小米粥,起来暖暖肚子。”

精神面貌不太好的和尚,对付一顿早饭,带着赖子三人,去往阜成门。

阜成门作为京西运煤进城的必经之路,俗称“煤门”。

阜成门清末时期,城楼已显破败,民国时期仍为交通枢纽。

但箭楼、瓮城于1935年拆除。

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孙继业拉着洋车,停在一处仓库门口。

这处宅子,是清政府储煤仓库。

此时胡同内,不少像和尚这样的人,走进大门内。

六爷坐在门口墙边洋车上,打着盹。

一旁的串儿看到和尚一群人,立马吆喝打招呼。

“和爷,这呢~”

和尚顺着声音看去,六爷坐在洋车上闭目养神。

郭大,虎子,串儿,华子提着行李箱,站在洋车边。

和尚双腿漂浮的走到洋车边,对着哥几个打招呼。

坐在洋车上,闭目养神的六爷,听到和尚问候声,也不搭理。

和尚候在一边,看着洋车上,面无血色的六爷。

一旁的华子,捏着嗓子,压低声音,脑袋贴着和尚说话。

“昨个夜里,六爷闹肚子,一宿没睡。”

“今个气性大着呢,您当心~”

洋车上闭目养神的六爷,丝毫不为所动。

一旁的众人无可奈何,只能蹲在墙边,抽烟打擦。

他们看着进进出出,热闹非凡的胡同,开始聊这次拍卖会。

和尚作为中心点,左边蹲着郭大,虎子,右边蹲着华子,串儿。

和尚口吐烟雾,看着身旁的郭大问道。

“六爷带了多少票子?”

身旁郭大,拍了拍脚边的小号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