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往事如风

和尚靠在沙发上,点头回应,跟他打招呼的街坊邻居。

“乌文掏宅子去了,我媳妇在院子里,煮面条呢。”

“晌午弄了些洋柿子鸡蛋卤子。”

“等会我叫人,去弄俩菜,咱哥俩喝一杯。”

话刚说完,大傻跟三拐子两人,从仓库走回来。

和尚抬手对着三米外的两人吆喝。

“去致美楼,弄几个菜回来~”

走到跟前的大傻两人,对王小二打个招呼。

大傻冒坐到沙发上,疑惑的看向和尚。

“不去福美楼?”

和尚指间夹着烟头,挠了挠毛寸脑袋。

“吖的还嫌爷们窜的不够狠?”

“以后都不准去福美楼叫餐。”

和家铺子晌午一顿寻常的饭,已经超过北平百分之九十的家庭伙食。

二十斤洋柿子鸡蛋打卤面,三个小菜,在这年头,能让人心甘情愿卖命。

一群人吃饱喝足后,王小二坐上三胯子跟和尚道别。

摩托车的轰鸣声消失过后,坐在沙发上的和尚,嘴里叼着烟,回忆跟王小二相处的相遇。

民国二十八年,冬。

那会十六岁的和尚,还在做乞丐。

当时鬼子刚侵略华夏一年多。

北平处于物资严重匮乏中,外加天灾人祸,战乱,华夏的老百姓,绝大多数都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当时收养和尚的老乞丐,没挺过那个东季,两腿一蹬离开人间。

为了报恩,和尚决定要埋葬对方。

他不能让老乞丐,像其他被冻死的人一样,被人拨去衣服,然后被野狗分食。

于是,少年的和尚,身穿单衣,脚步阑珊,在大雪纷飞日子里,背着尸体出城。

老乞丐干瘪的尸体像块寒冰,硌得他肩胛生疼。

北平的雪下得极厚,街面白茫茫一片,积雪没过了脚踝。

十六岁的和尚弓着腰,背着僵硬的尸体,在雪地里踉跄前行。

他每走一步,脚下的雪就“嘎吱”一声,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力。

那会跟他同岁的王小二,同年刚死了爹。

因此撑起家庭的重任,就落在十六岁少年肩头。

为了讨生活,王小二拖亲戚关系,在旺盛车行,赁了一辆洋车,从此当上车夫。

大雪纷飞的冬天,两位少年,再命运安排下相遇。

出车的少年王小二,遇见背尸的和尚。

于是出于同情,王小二免费帮了一把和尚。

两个少年合力将尸体抬上洋车,运往城外乱葬岗。

他清晰的记得,当时挖坑的铁锹,还是王小二从粥铺借来的。

到了城外乱葬岗,雪更厚了,几乎没到膝盖。

乱葬岗的雪堆得像小山,两人用借来铁锹,挖坑埋尸。

安葬完老乞丐,王小二用自己拉车赚来的钱,请和尚喝了碗热粥。

就当双方以为,两人以后不会再相遇时,命运的齿轮再次运转。

民国二十九年,年初。

当时王小二,因为想多赚两个,跑到别人地头蹲点拉车。

接果被一群车夫痛打一顿,那会和尚已经找到一份歪脖子工作。

当时他正在给人搬家,正巧碰到挨打的王小二。

于是和尚奋不顾身,用自己身体护住挨打的王小二。

一来二去两人也变成朋友。

后来旺盛车行有空车,王小二第一时间,拉上和尚去赁车。

他对于王小二的感情,非常复杂。

感恩,感激,友情,兄弟情,掺杂在一起,让他可以不要任何回报帮王小二。

“想啥美事呢~”

坐在沙发上,陷入回忆的和尚,被他媳妇一声,吆喝声拉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