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玉米,耐寒,产量也高。等它结了穗子,煮熟了又香又糯,能顶饱!比寻常粮食更扛饿!”
大家听得眼睛发亮,议论声更大了,都想试试。
春芽和大公子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无奈之色。
大公子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朗声道:“各位乡亲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眼下,这玉米种子实在稀少金贵。
老王头这儿是头一份试种。
等他这一季丰收了,有了更多的种子,咱们再慢慢分给大家种,好不好?
总要一步步来,让这好东西,最终家家户户都能种上!”
众人虽然有些失望,但大公子的话在理,也都理解。
目光再次投向老王头那片郁郁葱葱、长势旺盛的玉米地时,那份渴望化作了更深的期盼。
不少人心里都默默念叨:老王头啊老王头,你可得好好种!多结穗子!结大穗子!
来年,咱就指望着跟你一起种这宝贝疙瘩了!
离大公子秋闱只剩四个月了,春芽伺候更加精心。
她会眉眼弯弯地听他讲书院的趣事,会在他苦读疲惫时递上一杯温热的清茶,轻轻替他揉按额角;
也会在他因学业压力紧锁眉头时,讲些无伤大雅的俏皮话,逗得他展颜一笑。
她所有的关注和心思,都系在他的学业、身体和情绪上,仿佛他秋闱中举,便是她最大的心愿。
春芽这份全心全意的付出,让林景衡倍感温暖与安心。
他的学业日益精进,在书院里频频得到先生嘉许,成了学子们效仿的楷模。
他心里明镜似的,这份进步,春芽占了大半功劳。
这一年多,从饮食起居的细心照料,到帮他梳理课业、排解烦闷,甚至在他懈怠时不动声色地鼓励鞭策。
春芽为他付出的点点滴滴,他都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大公子心里清醒又清楚,春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