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谨慎答道:“回贵客的话,此物耐旱,不挑地,比稻谷好侍弄些。
产量……民女不敢妄言,但自家地里所产,确比寻常麦粟要多收好些。”
她并未急于揽功。
周主事见她应答得体,便顺势将话题引向关键处,故作闲聊道:
“方才在街上,听得些趣闻,说是城中一位李姓姑娘,梦中得了神种指点?
不知小娘子可曾听过?这倒是一桩奇谈。”
春芽心下一紧,知是正题来了。
她微垂眼帘,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谦逊与神秘,轻声道:
“贵客说笑了。
民女确实姓李,也曾做过些模糊的梦兆,但天意高远,岂是民女所能妄测?
不过是千辛万苦寻到‘玉麦’后,又种出来,乡邻们觉得新奇,以讹传讹罢了。
究其根本,还是此物本身好,能活人无数,方是真正的天赐之福。
林家大人和公子深信此物有利民生,大力推广,方有今日之效。”
她既未完全否认传闻,将其归于天意与祥瑞,又将实实在在的功劳归于玉米本身及官府的推行之力,应对得极为稳妥。
林正清在旁边不动声色的拿着玉米饼干品尝,闻言,不由唇角勾起,心里美滋滋的。
这春芽就是机灵聪慧,难怪儿子喜欢,自己都有点喜爱了。
周主事听在耳中,心中豁然开朗,更是暗赞此女言语分寸拿捏得极好——
既坐实了“梦中得种”这一有利于朝廷宣扬“祥瑞”的由头,又丝毫不居功自傲,反而突出了作物本身的价值和官府的作为。
看来林正清所奏非虚,此女亦是个玲珑剔透之人。
查验完毕,周主事心中大定,一行人满意的离开。
走时,周主事买了几样觉得味道不错的吃食。
春芽给了足足的量,又送了两大油纸包咸和甜两种口味的爆米花。
周主事相当的满意,当日便拟文,以六百里加急发回户部与内阁。
文中除极言“御麦”之利,亦提及“扬州民女李氏,梦兆祥瑞,得授异种,此乃陛下圣德感天所致”,建议即刻推广。
已从扬州现有存粮中调拨两万石粮,紧急发运山东赈灾。
由于林景衡事先协调好的漕运船只,已经整装待命。
仅仅只用一日,白天晚上连轴转,众多兵士和工役就把两万石粮装满了三十艘漕船。
第二日,扬州码头旌旗招展,终于,三十艘漕船满载经朝廷干员查验无误的米粮和“御麦”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