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还不是因为我们郡主。”
护卫压低了声音,“郡主对那位新科林探花郎……哎,你们懂的。
可探花郎近来总往京西皇庄跑,说是调研农政,可这……冷落了郡主啊。
郡主心情郁结,我们这些底下人,自然是战战兢兢,生怕触了霉头。”
另一个小吏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们也听闻了些许风声,说是那位李乡君……
提出那般骇人的条件招亲,莫非……”
护卫立刻做出“你知我知”的表情,意味深长地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别看表面素雅亲和,内里怕是……
唉!我们郡主金枝玉叶,心思单纯,怎是那等工于心计女子的对手?
几位老哥在相关衙门任职,还需多加提防才是。
万一她那边出了什么纰漏,牵扯到各位,那可就……”
这话如同软刀子,扎得几个小吏心里直发毛。
他们原本对春芽的能力还有几分佩服,但此刻,巴结王府、规避风险的念头瞬间占据了上风。
郡主势大,得罪不起!
而李乡君,无根无基,还背着这样的名声,显然不是可靠的倚仗。
几人交换了眼色,心中已有了计较。
看来,日后对京西皇庄的物资调配、人手文书往来,不能再像以前那么顺畅了。
得“公事公办”,甚至稍稍“卡一卡”、“拖一拖”,既讨好了郡主,又能避免日后被牵连。
至于皇差?只要不出大乱子,稍微慢点,谁又能说什么?
酒席散后,这几个小吏心里却还是有点打鼓。
毕竟,卡皇庄的物资,耽误了皇差,也不是小事。
其中有个钱主事,心思更活络些。
他想起礼部的刘侍郎,似乎与那李乡君背后的赵士荣赵老爷子不太对付,曾经在朝堂上就为赈灾的事有过争执。
“不如……去请示一下刘大人?”
钱主事心想,“若是刘大人也默许,甚至支持,那这事做起来就更有底气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