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蹙着眉,接口道:“母亲说的是。只是……我这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她压低了声音,“母亲您想,衡儿前脚刚奉旨进京,后脚宣李春芽进京的圣旨也到了。
如今他们两人都在京城,这御麦又闹出这么大动静……
难道……这背后,不会是……是衡儿他……”
大太太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老太太的眼神也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婆媳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猜测和担忧。
“你的意思是……”
老太太缓缓道,“是衡儿想办法让春芽进的京?
他们……他们早就私下有联系,衡儿这是在为她铺路?”
大太太愁容满面,无奈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母亲,我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恐怕就是衡儿想的法子。
这孩子,对那春芽的心思,怕是从来就没断过!”
老太太闻言,也长长地叹了口气,靠在引枕上,疲惫的微微闭上眼:
“如今看来,这李春芽果然是个有大福运、大本事的。
若不是她那个丫鬟出身……给衡儿做正室,倒也不算辱没了。
唉,只是如今……弘明大师说了,衡儿的姻缘要顺其自然,我们强求不得。
如今看来,也只能由着他们去了。
我只盼着,永嘉王府那边千万不要因此怪罪,不要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才好。”
一想到永嘉王府,老太太就觉得头疼。
大太太见老太太松了口。
她心里还是有顾虑:“母亲,话虽如此,但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干等着吧?
我想着,给我父亲写封信去问问,他在京城,总能知道些风声。
问问看,他是否劝过衡儿,衡儿对王府那门亲事,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咱们心里也好有个底。”
老太太想了想,觉得这主意稳妥。
便点头同意了:“好,你去办吧。信里也替我向你父亲母亲问声好。”
“是,母亲。”
大太太应了一声,起身行了个礼,便退出了荣寿堂。
回到自己院里的书房,心事重重地开始研磨提笔。
这封信,关系到儿子未来的姻缘,也关系到林府未来的走向,她下笔格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