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大事定是有关自己的事。
“何止是喜事!是天大的喜事!
芽儿,你是没看见今日朝堂之上那番景象!”
景衡的大嗓门,欢喜激动的声音将院子里、廊下的兰香、红杏、碧玉,以及林墨、李忠、田嬷嬷等人全都吸引了过来。
众人好奇今日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一向稳重的大少爷如此失态。
景衡拉着春芽的手,坐在厅中椅子上,顺手拿起茶壶,要倒水喝。
春芽立刻顺手拿起茶壶,贴心的为他倒了杯茶。
景衡端起喝了,润润嗓子,开口继续:
“你们是不知道!
当司礼监太监将咱们皇庄红薯亩产两千一百斤、土豆亩产一千九百多斤的数据在奉天殿上高声宣读出来时,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惊呆了!
那场面,先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紧接着,便是满殿的惊叹抽气之声!”
景衡模仿着当时的情景,手势都不自觉地多了起来:
“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御史言官们,这次可不是弹劾人,而是一个个抢着出列,争相为你请功!
说你献上的乃是‘亘古未有之神物’!
说你的功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说此物当立刻推广全国,使我大明再无饥馑之患!”
兰香、红杏和碧玉听得眼睛发亮,双手紧紧握在胸前,仿佛身临其境,小脸都激动得泛红。
林墨和李忠也是咧着嘴傻笑,好激动兴奋!
景衡继续说道,语气愈发激昂:
“刑部侍郎杨岐山杨大人,他言道,坊间百姓皆赞夫人为‘神农女’!
上古神农氏尝百草育五谷,奠定我华夏农耕之基,而夫人您慧眼识珠,培育出红薯土豆此等活命神物,功绩堪比神农!
陛下当殿便称你为‘大明神农氏’!”
“大明神农氏?!”
春芽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低呼出声,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云,如同染了绯红的胭脂。
她虽知这作物重要,却从未敢将自己与上古圣贤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