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啊?”
里面传来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
“老师,学生宋河求见。”
房门吱呀一声被拉开,露出了李渔那张布满皱纹但精神矍铄的脸。
见到是宋河,李渔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又是诧异,又是高兴。
诧异的是,宋河这孩子向来守时,今日怎么没去课堂?
高兴的是,这孩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向学之心,一大早就来请教学问,未来可期啊!
“是宋河啊,快进来,快进来!”
李渔热情地将宋河让进屋内,“可是有什么文章上的心得,要与老夫探讨?”
宋河跟着进了屋,恭敬地站好,然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渔,语出惊人:
“老师,我想出书!”
李渔闻言,一股巨大的欣慰与骄傲涌上心头。
好!好啊!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不管他要出什么书,单凭这份气魄,就远超同侪!
想他自己十岁的时候,还在跟人玩泥巴呢。
“哈哈哈,好志气!”
李渔抚掌大笑,心情极佳,“说来听听,你要出什么书?可是之前的演义?还是你对《论语》有什么新的注解?”
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己拿着学生出版的书,去跟青州城里那些老朋友炫耀的场景了。
宋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宽大的袖子里,又摸出了一份稿纸。
这是他准备的另一份,比给王秀才的那篇更加曲折,也更加骇人。
“老师,学生才疏学浅,不敢妄谈经义。这是学生写的一点浅薄文字,还请老师过目。”
李渔兴趣盎然地接了过来。
展开稿纸,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手漂亮的字。
嗯,不错,单这手字,就比许多中了秀才的人强。
他满意地点点头,开始从头读起。
可读着读着,他脸上的笑容就慢慢凝固了。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嘴巴也微微张开。
这……这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荒山古庙,夜半歌声,墙上渗血,棺中活人……
李渔毕竟年事已高,心神远不如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