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怀舟看着儿子震惊的表情,语气缓和了下来。
他重新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卿儿,爹跟你说这些,不是要你妄自菲薄。”
“而是要你明白,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因为他光芒太盛而心生嫉妒,而是要努力跟上他的脚步,成为他最需要、最信任的臂助。”
“他要教导众人,你就帮他维持秩序。他要凝聚人心,你就做那根最坚韧的纽带。当所有人都被他的光芒吸引时,你要做那个离光最近的人。”
“你,明白了吗?”
墨卿的眼中,迷茫尽去。
“爹,孩儿明白了!”
这一刻,少年心中最后的那点疙瘩,彻底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对宋河无以复加的崇敬,以及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老大,是在干大事的人!
我,绝不能拖了他的后腿!
……
接下来的日子,青州官学的风气,焕然一新。
宋河的“课后辅导班”,成了每日的固定节目。
而墨卿,也如他父亲所教导的那样,成了宋河最得力的助手。
他主动帮忙分发宋河写下的讲义,维持课堂的纪律,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
卢晚等人见状,也有样学样,几个人俨然成了宋河的“助教天团”。
学堂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死气沉沉和怨声载道。
取而代之的,是热火朝天的讨论声,和此起彼伏的“我懂了”、“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声。
李渔走进学堂时,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
宋河站在讲台中央,侃侃而谈。
下面,一群孩子围坐成一圈,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举手提问,时而激烈辩论。
整个学堂,洋溢着一种浓厚到化不开的求知氛围。
李渔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苍老的眼眶,竟有些湿润。
此子,有圣贤之姿!
他抚着自己的长须,心中感慨万千,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
有了宋河这个“二先生”的辅助,他的教学进度,非但没有被拖慢,反而一日千里。
过去需要反复讲解的东西,现在只消提个头,宋河就能用更通俗的方式,让所有人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