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风还带着冬日的余寒,却吹不散教室里越来越浓的备考氛围。距离第四次模考只剩一周,“补差小组”的复习节奏也变得更紧凑——每天早读前半小时背知识点,午休刷两套专题卷,晚自习后还会在群里分享错题解析。
这天午休,林溪正对着一道历史大题皱眉,手里的笔在草稿纸上画了好几遍提纲,还是没理清“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点”。江翊看出她的难处,搬着椅子坐到她旁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可以从‘背景、目的、措施、结果’四个维度对比,比如背景上,两者都是民族危机严重,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更充分;目的上,都是为了救亡图存,但戊戌变法还想维护清朝统治……”
他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列框架,字迹工整又清晰。林溪跟着他的思路慢慢梳理,原本混乱的知识点渐渐变得有条理,她忍不住抬头笑了笑:“原来是这样!我之前总把‘措施’和‘目的’弄混,现在终于分清了。”
江翊看着她放松的样子,嘴角也微微弯起:“下次遇到对比类题目,先在草稿纸列维度,再填具体内容,就不容易乱了。”
两人凑在一起讨论题目的样子,正好被刚从外面回来的陆知行看到。他手里还攥着给大家买的热牛奶,看到这一幕时,脚步顿了顿,随即又像往常一样笑着走过去:“快尝尝热牛奶!刚从楼下小卖部买的,捂手正好,复习累了也能补充能量。”
他把牛奶分给林溪和江翊,最后才给自己留了一盒。林溪接过温热的牛奶,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心里暖暖的:“谢谢知行,每次都记得给我们买牛奶。”
“客气啥!”陆知行摆摆手,坐在苏晓晓旁边,拿出地理练习册,“晓晓,你昨天问我的‘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题,我整理了答题步骤,你看看能不能看懂,不懂我再给你讲。”
苏晓晓接过练习册,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笑着说:“你整理得也太详细了吧!比我自己记的清楚多了,这下肯定能看懂。”
接下来的复习中,陆知行明显比平时安静了些。以前他总爱凑到林溪旁边,问历史时间线怎么记,或者跟她开玩笑缓解复习压力,可今天却一直跟苏晓晓讨论地理题,偶尔抬头看向林溪和江翊,也只是远远地笑一下,没再像往常一样凑过去。
下午自习课,林溪遇到一道地理综合题,想找陆知行问问(他最擅长等高线相关的实操题),刚要开口,就看到陆知行主动朝江翊那边抬了抬下巴:“江翊地理比我厉害,你问他更清楚,我跟晓晓再琢磨琢磨这道题。”
林溪愣了一下,还是转身问了江翊。江翊耐心地帮她分析完题目后,轻声说:“知行最近好像总在躲着我们讨论题?”
林溪这才反应过来——中午讨论历史题时,陆知行没像往常一样凑过来;刚才她想找他问地理题,他又把她推给了江翊。她心里有点疑惑,却没多想,只当是陆知行想专心帮苏晓晓补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