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有样学样,沛县后生再造辉煌

“这段时间,张某分析过杨大帅为何每次都打赢清廷。”

“第一,利用大别山和长江地形优势,分割清廷南北大军集结。”

“第二,面对进入地盘的清军,利用山陵河流阻碍八旗骑兵,同时依托地形设下埋伏。”

“第三,依靠淮河、大别山这道天然的防线,大力开垦建设信阳、光州这片肥沃之地,得以壮大手下兵马。”

“而对比以上三点,张某发现我徐州义军,没有一点是可以相比的。”

“因此,我军若要在这天下占据一席之地,务必是要学习以上三点。”

“所以,张某左思右想,多方比较之下,认为北撤是最优选择。”

“而北撤的目的地,则是进入身处滕县、峄县的君山。”

“此地相比老虎山,地形更是复杂、犬牙交错、连绵不绝,再往东北穿过费县,就可进入蒙山。”

“若是再往北,进入泰安府,其身后就是更为险峻的泰山。”

“这座五岳之一的东岳泰山,其山势磅礴,崇山峻岭,山脉连绵,也是一道天然的防线。”

“而处在其脚下的泰安府、兖州府、沂州府,自然也是山陵遍地,河流密布,矿产丰富。”

“若是开发好,其肥沃程度,远远不低于杨大帅占据的汝宁府南部,且更胜其一筹。”

“届时杨大帅只有拿下荆楚之地,或许才能与我军相比较。”

“所以,占据泰安府、兖州府、沂州府,是我徐州义军日后能不能逐鹿天下的关键。”

“但若要拿下三府,则第一步就必须是要撤走老虎山,进入君山,潜心发展,练兵屯粮。”

“张某请主公和各位将军,务必重视。”

没等刘壮、胡老三等人下决定,一旁的萧言跟着附和道:“主公,之前我军从运河抢来的钱粮,这段时间已经消耗大半,难以支持和杨大帅购买大量手炮和鸟枪。”

“所以军师建议我军北撤,是此时最佳选择,属下也是赞同。”

“我军北撤占据君山后,出击的选择也多,获取物资也更加方便,届时也能加快生产火器的效率。”

“而更为重要的是,兖州、沂州没有比咱们更强的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