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负责需求沟通和进度协调,李壮则负责后勤和给张涛打气。当第一个竞争对手网站的数据被成功抓取并规整地显示在张涛编写的简易网页界面上时,三个人都围在屏幕前,屏住了呼吸。
“成功了!”张涛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成就感的笑容。
李壮用力拍手:“牛逼!涛哥!这下咱们真能接活儿了!”
王哲看着屏幕上清晰列出的商家信息和价格,心中也涌起一股踏实感。这比模拟盘的浮盈更让人感到充实,因为这是实实在在创造出来的工具价值。
·对张涛: 技术能力在真实商业需求中得到淬炼,解决了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自信心大增。对王哲的商业头脑有了新的认识。
·对王哲: 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商业谈判,实践了“技术+商业”的思路,验证了超感在人际判断上的辅助作用,为团队开辟了除炒股之外的新可能性。
·对李壮: 亲眼见证了技术如何变成收入(尽管打了折扣),对团队的商业潜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兴奋点从“吃烧烤”部分转移到了“赚大钱”的憧憬上。
·对陈浩团队: 以极低成本获得了急需的技术支持,对“307工作室”的效率和质量刮目相看,潜在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始建立。
·对团队整体: 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承接并完成了外部商业项目,完成了从“兴趣小组”向“微型商业实体”的关键一步转型,团队协作模式和信心都得到强化。
这第一个一千五百元加未来可能分成的项目,其意义远超过金额本身。它象征着王哲团队不再仅仅是在虚拟的股市中演练,而是将触角伸向了真实的商业世界,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战练兵”。那五百元换取的微小权益,更像是一颗埋入土壤的“种子”,它代表着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投资心态和对自身判断力的自信。能否开花结果尚未可知,但播种的行为本身,已标志着他们与普通学生思维的差异。
项目交付后,王哲在笔记本上悄悄写下《荀子·劝学》中的句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第一个小项目,正是迈向更广阔天地的“跬步”和“小流”。它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意味着他们已经开始在真实的商业土壤中行走,而不再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