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公开所有光明会和‘混沌之眼’的档案,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陆栀念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更加坚定,“善意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也不是强制的统一,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分歧,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公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百年恩怨的终结,不是某一方的胜利,而是善意本身的胜利——它证明了,唯有多元、透明、包容的善意,才能跨越百年,照亮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走到纪念馆的核心展品前,轻轻打开玻璃罩,取出那本泛黄的“公益本源档案”。档案的最后一页,是曾祖父写下的一句话:“善意如栀,洁而不傲,柔而不弱,遇风而挺,遇雨而盛。”
“这本档案,记录了陆氏公益的初心,也记录了百年间的风雨历程。”陆栀念将档案递给联合国图书馆的馆长,“从今天起,它将作为全球公益的共同财富,存放在联合国图书馆,供所有人查阅。我希望,未来的每一个公益人,都能从这里读懂:公益的本质,不是权力,不是控制,而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关爱。”
馆长接过档案,郑重承诺:“我们会妥善保管这份珍贵的遗产,让‘善意无界’的理念,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人。”
就在这时,纪念馆的大门缓缓打开,一群身着各国传统服饰的孩子走了进来。他们手中捧着洁白的栀子花,依次走到展台前,将花朵放在曾祖父和顾鸿远的手稿旁。这些孩子,都是“善意种子计划”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和信仰,却因为公益走到了一起。
“这是全球青少年公益理事会选出的‘善意传承人’。”江辰走到陆栀念身边,骄傲地介绍道,“他们中,有布隆迪水库边长大的孩子,有清迈寺庙旁的小信徒,有斐济海边的珊瑚守护者,也有中国乡村的公益小使者。他们将带着百年的善意理念,走向未来。”
陆栀念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百年的恩怨已经终结,善意的传承有了新的希望。
盛典的最后,陆栀念举起手中的栀子花纹章,高声宣布:“从今天起,全球公益联盟正式升级为‘全球善意共同体’,我们将摒弃‘联盟’的边界感,以‘共同体’的姿态,携手全球每一个热爱善意的人,推动公益生活化、全民化。让我们以百年为新的起点,让栀子花的芬芳,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善意无界,永续流传!”
话音落下,纪念馆的穹顶突然绽放出漫天的虚拟栀子花,与地面的真实花朵交相辉映。全球直播的弹幕瞬间刷屏,“善意无界”“栀子花开”的字样铺满屏幕;元宇宙平台上,数百万用户同步虚拟献花,形成一片白色的花海;现实中,各国代表纷纷起立,掌声经久不息,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
盛典结束后,陆栀念和团队成员留在纪念馆,与前来参观的民众交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到她面前,递上一张老照片:“陆理事长,这是我祖父当年和你曾祖父一起做公益时拍的照片。我祖父常说,当年他和顾鸿远先生也是朋友,只是后来理念不同,才渐渐疏远。看到今天的场景,我想,他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陆栀念接过照片,照片上的几位年轻人笑容青涩,却眼神坚定。她轻轻抚摸着照片,心中百感交集:“百年的分歧,终将被善意化解。我们会带着先辈们的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