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突然拍案而起:果然如此!他们以抵制新政为幌子,实则在为更大的阴谋做准备!
高力士轻咳一声:杨相,证据还不充分。眼下最要紧的,是确保三日后的大朝会万无一失。其它事,都可从长计议。
他转向我:子游,茶仓的地窖,明日会有专人去处理。你今日所见所闻,切不可对外人提起。而且…老夫思来想去,你还是不要上朝为好。
我郑重点头,知道高力士是为了保护我,不想我成为众矢之的。“那…大朝会……”高力士微微一笑,看向杨国忠,“有我与相国足矣。”
我突然想起杨玉环的嘱托:高将军,卢弈此人...高力士眼中精光一闪:你见过贵妃了?
见我点头,他长叹一声,卢弈是韦见素的同窗,也是反对新政最激烈的一个。大朝会上他必有大动作,我和国忠会留意。
我有些担心的说道:“你们二位要多加小心。”高力士突然大笑,“老夫跟随圣人四十年,什么没见过,不足挂齿。”转身看向我继续问道:“听相国说你要回乌程过春节?”
我点点头,“前些日子是有此考量,但是现在…”不等我说完,杨国忠大手一挥,“无妨,子游回去便是,这等小风小浪还难不住我们两个老家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力士带着宦官独有笑音说道,“子游就听你义父的,回去便是。现在该是我与国忠发威的时候,这帮小畜生也该整治整治了!”
离开相府时,已是三更时分。高力士与杨国忠还在布置他们的计划。长安城万籁俱寂,唯有巡夜的金柝声偶尔响起。我抬头望向星空,不知为何想起虢国夫人遗书上的那句话——愿以微薄家产,助朝廷新政推行。
午间用膳时,我向李冶说起回乌程的事。李冶疑惑的看着我:现在这个时候能走吗?朝中正是多事之秋。我便将杨国忠与高力士的原话叙述给李冶听。
李冶听完我的叙述,笑逐颜开,“他们也要教徒弟了!”我点点头,“也许吧!杨国忠与高力士都暗示我暂时离开为好。我在长安,对他们行事反而有些掣肘”
李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突然又道:那杜若姐姐......
已经让信鸽送信去了。明日我们先去水上庭院接她,然后直奔洛阳,从那里转水路南下。
李冶眼睛弯成了月牙:太好了!终于可以回乌程了。
午后我与李冶回到念兰轩,阿福和阿东正在后院清点材料。见我进来,阿东擦着汗道:老爷,茶仓的地基已经打好,木料石料也都备齐了。只是年关将至,工匠们都要回家过年......
我点点头:不急这一时。倒是各地分号的事......阿福回话道:这几日我收到好多书信,好年关将至、好铺面难寻。不如等春节过后,我再出发。这茶仓也需要人监督施工。
春桃站在李冶身后,听见我们谈话,忽然上前跪下:老爷夫人若信得过奴婢,在您们离开长安的这段日子,奴婢就来协助福伯。茶坊的账目、采买,奴婢都熟悉。
李冶扶她起来,转头对我道:夫君,春桃心思细腻,有她帮着打点茶坊,阿福就能专心督建茶仓了。
我想了想,确实是个好主意。杜甫虽通诗书,但对营造之事未必在行;阿东年轻气盛,有阿福和春桃帮衬更稳妥。
就这么定了。我拍拍阿福的肩膀,看了看众人,我与夫人明日启程回乌程,这里的事物就拜托你们了。我与夫人预计十五之后回来,到时,参观你们建设的茶仓。
杜兄,我不在长安的日子,茶仓的事以你为主,他们都听从你的吩咐。我对杜甫说,若有急事,可去相国府找杨相。杜甫郑重应下:贤弟放心,某必当尽心。
阿东听说我们要走,急道:老爷,那我......我拍拍他的肩膀:你留下协助杜先生,我的功夫不比你差,路上也定会小心。”阿东尴尬的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