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阿福掌柜那边时常接济,还有附近乡邻知道我们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有时也会送些米粮蔬菜来。”
萧叔子补充道:“韩教习和杜娘子的剑术课最受欢迎,孩子们练得可用心了。有几个资质不错的,假以时日,或许能成气候。”
我点点头,心中颇感欣慰。这茶仓,不仅是我当初灵机一动设想的情报据点和人才储备库,如今看来,更是实实在在地为这些战乱或贫困中流离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和希望之地。
云彩和云霞便是最好的例子,她们此刻正兴奋地和自己昔日的玩伴们打招呼,小脸上洋溢着重回故地的快乐。
“杜教练!你看我这招‘仙人指路’使得对不对?”一个约莫十岁、虎头虎脑的男孩憋足了劲,使出吃奶的力气刺出一剑,虽然动作还有些摇晃,但架势倒是有几分模样。
小主,
杜若走上前,轻轻托住他的手腕,调整了一下角度,声音清晰而平和:“手腕要稳,力从地起,贯于腰,发于梢。意随剑走,不要用蛮力。再来一次。”
男孩依言再次出剑,果然顺畅了不少,小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
看着杜若认真教导的身影,李冶凑到我耳边,用气声道:“瞧瞧,多有‘师者’风范。将来咱们的孩子,武艺启蒙可得交给杜若姐姐才行。”
我被她这话逗得一笑,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竟觉得十分和谐美好。
我们在茶仓一直待到夕阳西下,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课业,各自散去用餐休息。杜甫和萧叔子执意让我们吃一些,同时也是检验一下茶仓的伙食。
但我惦记着念兰轩那边的情况,便婉言谢绝了。“我还信不着杜先生,不必如此,咱们也有段日子未见了,与我同去念兰轩,咱们好好聊聊!”
“杜若姐姐,你也与我们一同去念兰轩,在念兰轩用完晚膳再回府中。”李冶对杜若说道。
杜若看了看眼云彩云霞,以及几个明显还想向她请教剑术的孩子,略有遗憾的说道:“那就听夫人安排。”
“好。”李冶笑道,“我们先回念兰轩了。”
告别了一众孩子们,我们穿过小巷,来到仅一尺之遥的念兰轩。
华灯初上,长安城的夜市渐渐热闹起来。念兰轩所在的街市现在更是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眼尖的伙计便高声通报:“老爷夫人回来了!”
掌柜阿福闻讯,立刻小跑着迎了出来,圆圆的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老爷,夫人,可算把您二位盼回来了!一切可还顺利?”他一边引我们往里走,一边习惯性地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灵活,眼神精明。
“顺利。”我笑着点头,环顾四周。念兰轩的生意一如既往地好,大堂里坐满了品茶的客人,茶香氤氲,谈笑风生。几个茶博士穿梭其间,动作娴熟地为客人沏茶、讲解,一派兴旺景象。
来到后院专门预留的雅间,阿福立刻吩咐伙计上来最好的新茶和几样精致茶点。
“阿福,坐下说话。”我示意他不用忙活,“说说看,各地分号情况如何?”
一谈到生意,阿福立刻精神抖擞,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回老爷,好!好得很呐!托老爷的福,咱们念兰轩的名头现在是越来越响。按照您的吩咐,咱们派出去的伙计,都是机灵可靠的,南下一路,已经在江宁、丹州、盐州、怀州、汴州、许州等地物色好了铺面,地段都是顶好的,就等陆羽先生的信儿,新茶一到,便可陆续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