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五月初一

阿史德身后,几个回纥壮汉吭哧吭哧地抬进来三个沉甸甸的大木箱。打开一看,一箱是品相极佳的各色皮草(紫貂、火狐、雪狐,毛色油光水滑);一箱是回纥特有的宝石(玛瑙、绿松石、蜜蜡,个头惊人);还有一箱,竟然是……晒干的肉苁蓉和锁阳,堆得满满的!

阿史德拍着那箱药材,冲我挤眉弄眼,声音洪亮得整个院子都能听见:“兄弟!我知道你们唐人讲究!这些宝贝,最是补肾壮阳!你新婚在即,用得着!保证你龙精虎猛,早日再给我添个侄子!”

“噗——”李冶终究没忍住,笑出声来,随即觉得失态,赶紧用袖子掩住嘴,但肩膀还在微微抖动。

我则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脸瞬间涨得通红。阿史德啊阿史德,你可真是我的亲兄弟!有这么送礼的吗?!这还不如安禄山的糖衣炮弹呢!这是直接开炮啊!

我看着院子里左边是安禄山“居心叵测”的厚礼,右边是阿史德“憨直过头”的补药,中间是笑得花枝乱颤的自家夫人,只觉得这场婚礼前的日子,真是过得波澜壮阔,五味杂陈。

这婚结的,还没拜堂,先收了两份足以让人眼红心跳的“巨款”和“补药”,这要是传出去,长安城的八卦圈,怕是又要沸腾好几天了。而我这“软饭硬吃”的名声,看来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天宝十三载,五月初一。

长安城的清晨,是被巷口那几株老桂树偷偷泄露的甜香唤醒的。那香气像个顽皮的精灵,裹挟着初夏微凉的晨风,一缕缕、一丝丝,顽皮地钻进李府那新漆不久的门槛,萦绕在每一个忙碌的角落。

我此时此刻正毫无形象地蹲在冰凉的青石板上,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梯子上颤巍巍的阿东。这小子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片金箔“囍”字往门楣上贴。那金箔在初绽的晨光下,闪烁着碎钻般细碎而耀眼的光芒,晃得人心里都跟着亮堂起来。

梯子轻轻晃了晃,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赶紧伸手扶住旁边的立柱:“慢着点,阿东!别蹭花了那抹金——这可是要贴三十年,见证咱们府上风风雨雨的!”

阿东稳住身形,低头擦了把额角沁出的细汗,嘿嘿笑道:“老爷,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倒是您,从昨儿个起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奴才夜里起来,还听见您在房里踱步,怕不是把枕头都揉破了吧?”

我被他戳穿,老脸一热,正想反驳,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金灿灿的“囍”字上。就在这时,里屋传来了李冶,我的季兰,那带着几分慵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的声音:“子游,我的石榴霞帔熨好了吗?可不敢有半点褶皱。”

声音刚落,杜若便捧着叠得方方正正、仿佛一块巨大红宝石般的霞帔走了出来。她步子轻盈,月白色的衬裙裙摆拖在光洁的地板上,像漾开的一泓清泉。

那霞帔本身是用最上等的绸缎裁成,浸染了石榴汁般浓烈纯粹的朱红,上面用金线绣了足足百只振翅欲飞的凤凰,每一只凤凰的嘴里都衔着一颗圆润饱满的东珠,珠光与金辉交映,华贵不可方物。

“夫人,试试?”杜若的声音总是那么温柔,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李冶踩着软底绣鞋走了出来。她今日未施粉黛,发间只简简单单插了一支素银簪子,然而那双独特的金眸一扫过来,便仿佛将满室的光华都敛在了眼底。她指尖轻轻扯了扯霞帔的边角,微微蹙眉:“杜若姐姐,这……会不会太艳了?我总觉得有些压不住。”

我看着眼前的人儿,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白衣胜雪,与外罩的榴红霞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裙裾上若隐若现的金线牡丹在晨光里泛着柔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