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工作了还找我要钱。你看董事长,年纪轻轻有这么大的事业。”
旷学军斥责说。
“人家的爹,还有做省长、主席的呢,你怎么没当省长呢?当个市长也行呀?”
旷佳伶牙俐齿,三言两语堵得旷学军没话说。
三人正聊着,邓鹏来了,到楼下了。
旷学军要告辞,“别走,等下一起吃饭。”谢安挽留说,反正也是要吃中饭的,吃饭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邓鹏春风满面,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屠教授终于搞明白了,低成本大量生产青蒿素的工业方法。
邓鹏的想法,是照猫画虎完全套用谢安的办法,垄断青蒿素的原料,一家吃下青蒿素这块大蛋糕。
这想法不现实,垄断不了,因为青蒿全世界都有,锦鲤没这个财力,也没有时间做这事。
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是雾都酉阳地区,在那建生产基地,与种植户签订长期供应,才是正确方式。
新药上市有严格的流程,申报、药代动力学测试,毒性研究,4期临床试验,没有三五年下不来。
青蒿素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早出来了,只是产量小,而且这年代监管没这么严格。
只要生产出来,申报工艺专利,庞大的世界市场在等着锦鲤。片剂9粒,180克,零售价每盒320软妹币,出厂价220一盒。特么的,太暴利了。
“比起西方药厂,我们算良心了。”
邓鹏不以为然,想要发展,不赚钱发展个毛呀。
药厂现在建了好多实验室,300多专家搞研发,没钱不行。邓鹏尊重谢安,却不盲从。
谢安没法反驳,就说,先按你的想法搞,以后慢慢降下来,国外市场我不管,国内以后一定要降下来。
中午饭在锦鲤食堂吃。许蕾、谢安、郑佳宜、邓鹏、旷学军、旷佳,6个人要了一个小包厢,喝了点啤酒。
顺便在食堂看了看菜品和卫生情况。食堂足足一层,也只能坐300来人,很拥挤,很多人只能打了饭回办公室吃。
早餐1元,中晚餐3元。郑佳宜说,免费就有人浪费,象征性收点钱有好处,谢安也就默认了。
这个价格,基本等于没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