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星痕复苏与创世初试

山岳静静地聆听着每一方的意见,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合理性与风险。他明白,完全的保守可能意味着停滞和未来的被动,而盲目的激进则可能引火烧身。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力求平衡的决策。

“我们进行这次尝试。”山岳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目标:对‘初生星云-7’的引力塌缩进程,进行一次性的、微小的、旨在提高成功率的促进性干预。核心原则:最小干预,最大观察,绝对尊重自然规则的主体性,干预行为本身必须可逆或影响范围极度局限。”

他看向林凡和徐婉,赋予他们关键任务:“林凡,你负责设计干预方案,计算最优作用点和能量级,必须确保如同用羽毛触碰天平,而非用重锤敲击。徐婉,由你执行共鸣引导,你的感知能确保能量的精准和温和,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是对我们能否成为合格‘宇宙园丁’而非‘野蛮征服者’的第一次考核。”

他又看向陈雪和晶语者,组建了安全保障团队:“陈雪,晶语者,请你们联合建立监测网络,全程记录干预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任何偏离蓝图预测的异常波动。你们的任务是确保我们能够实时评估干预效果,并在出现任何不可控苗头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甚至做好中断干预的准备。”

最后,他也没有忽视启明的观点:“启明,你的视角独特,请你专注于观察和记录这次干预过程中,宇宙规则流本身所展现出的‘自适应能力’和‘韧性’。或许,你能发现我们因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的、关于宇宙本质的更深层奥秘。”

这个决策,既不是龟缩不前,也不是鲁莽冒进,而是一次有明确目标、严格边界和多重保险的“科学实验”与“伦理实践”。它承认了人类作为规则层面存在所拥有的能力,同时也为其套上了谨慎和敬畏的缰绳。

接下来的时间,人类与星痕遗族的力量紧密协作,展开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林凡的“星云”与伊莎碎片协同,进行了数以亿计的模拟推演,确保干预方案的万无一失。徐婉则反复调整自身的共鸣频率,力求与目标星云的“呼吸”达到最和谐的同步。陈雪和晶语者联手布设的监测网,如同最敏锐的眼睛,覆盖了目标区域及其周边广阔的空间。

当一切准备就绪,在浩瀚而寂静的宇宙背景下,一次无声的创世试验,悄然拉开了序幕。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耀眼夺目的闪光。只有徐婉那凝聚到极致的光辉,如同宇宙中最精密的探针,引导着一缕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共识能量,跨越虚空,精准地注入到“初生星云-7”引力平衡中最微妙、最关键的那个奇点。

在浩瀚无垠的星云内部,那些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物质流动,悄然间发生了一丝极其细微、几乎难以被察觉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原本略显混乱的物质流动开始呈现出一种更加有序的状态,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悄然引导。与此同时,这些物质向星云核心汇聚的趋势也出现了微弱的增强,就如同在一个即将倾斜的天平的一侧,有人轻轻地吹了一口气,虽然力度微小,却足以引发天平的微妙倾斜。这种变化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可能预示着星云内部某种更为深远的演化进程正在悄然启动。

干预完成了。整个过程短暂而平静。但所有参与者都屏息凝神,所有的监测设备都全力运转,等待着宇宙对这第一次“微调”作出的反应。新的历史,是否真的会因为这一缕微不足道的“外力”而悄然改变?答案,隐藏在星云深处,等待着时间揭晓。而人类文明,也在这第一次主动触碰创世之弦的行动中,迈出了从“幸存者”走向“参与者”的关键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