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八珍楼”的严师傅制作的是一道极其繁复的“百鸟朝凤酥”和一道用料奢华的“燕窝莲子羹”。工艺确实精湛,酥点造型逼真,羹汤晶莹剔透,引得评委席上几位与他相熟的美食家频频点头。但相比之下,林小满这种将寻常食材化腐朽为神奇、充满巧思与美感的制作过程,反而更接地气,更具观赏性。
一个时辰转眼即过。各摊位纷纷将成品送至评委席前。长长的条案上,瞬间摆满了琳琅满目、争奇斗艳的各色早点。
“林记”的“百花烧卖”和“四神福寿糕”被放在一组不起眼的位置。烧卖晶莹剔透,皮薄如纸,内馅色彩丰富隐约可见,顶上的“百花”娇艳欲滴;福寿糕洁白莹润,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和米香,造型古朴大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评委们开始依次品鉴。轮到“林记”的点心时,几位评委先是看了看,眼中露出些许讶异。一位致仕的老翰林用银筷轻轻夹起一只“百花烧卖”,对着光看了看,惊叹道:“皮薄如纸,透光见馅,这手艺了得!”送入口中,轻轻一咬,烧卖皮瞬间破裂,滚烫鲜美的汤汁涌出,混合着虾仁、瑶柱、笋丁等馅料的丰富口感,鲜香满溢,层次分明!顶上的“花蕊”带着淡淡的蔬菜清香,更添风味。老翰林眯起眼,细细品味,半晌,缓缓点头:“鲜!活!巧!妙!”
他又尝了“四神福寿糕”,软糯清甜,药香与米香融合得天衣无缝,口感温润,不由赞道:“药食同源,恰到好处,宜老宜少,难得!”
其他评委品尝后,也大多露出赞赏之色,低声交换着意见。显然,“林记”的点心在“色、香、味、形”上,都给了他们极大的惊喜。
然而,当评鉴进行到后半段,轮到与“八珍楼”关系密切的那几位评委时,气氛微妙地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八珍楼”奢华精致的点心不吝赞美之词,但对“林记”的点心,虽也承认“别有巧思”,却在打分时,刻意在“意”(寓意、格调)这一项上压低了分数,评语也带着挑剔,如“虽巧却失之质朴”、“过于追求形色,恐喧宾夺主”云云。
林小满在台下看得分明,心中冷笑,却并不意外。这就是阳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用话语权进行打压。
所有点心品鉴完毕,评委们开始闭门合议,确定最终名次。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会场上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各摊主都翘首以盼。
林小满表面平静,手心却已微微出汗。她相信自己的点心品质绝对一流,但面对不公的评判,结果难料。
终于,评委会主席,一位德高望重的致仕老尚书,手持最终结果,走到了台前。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经诸位评委公正品评,合议裁定,”老尚书声音洪亮,“本届‘汴京食肆评鉴’,‘早点’类魁首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角落里的“林记”摊位,朗声宣布:
“——‘林记食坊’,林小满师傅所制之‘百花烧卖’!此点心色形俱佳,技艺精湛,味道鲜美,寓意清新,深得‘食之本味’,实至名归!”
话音落下,全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和掌声!谁也没想到,夺魁的竟然是这家新近崛起的、毫无背景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