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断供危机与绝境寻路

第二,多方打探,寻找缺口。她让石猛不要再局限于常去的几家,而是扩大范围,甚至去更远的城郊集市、码头零散摊贩那里碰碰运气,哪怕价格高些,量少些,也要先维持运转。同时,设法打听“济丰粮行”突然关门的真实原因。

第三,内部动员,共度时艰。她向所有伙计坦诚目前的困境,承诺工钱照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在原料受限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卫生,稳住现有客源。

安排下去后,众人虽仍忧虑,但见林小满如此镇定,也稍稍安心,各自忙碌起来。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石猛奔波一日,带回的消息令人沮丧。城内有头有脸的商铺,似乎都收到了某种风声,对“林记”的采购请求避之不及。城郊和码头的零散货源,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品质良莠不齐,数量也远远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关于“济丰粮行”,只打听到东家周掌柜前日晚间外出访友后便未归家,次日铺子就关了门,具体原因无人知晓,透着蹊跷。

库存一天天减少,危机步步紧逼。林小满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这种被人掐住咽喉的感觉,比面对刀剑更加痛苦。她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在绝对的实力和资源差距面前,个人的技艺和努力是多么的渺小。

难道,“林记”真的就要这样被活活困死?她不甘心!

夜深人静,她独自坐在房中,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脑中飞速运转,思索着一切可能的破局之法。直接去求靖王?且不说赵琰现在“无暇他顾”,即便他出手,动用王府势力强行干预商业,不仅会坐实“林记”依附权贵的流言,也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后果难料。这条路风险太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什么办法?还有什么资源是她没有想到的?

忽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赵琰那次 cryptic 的口信中的一句——“旧器虽利,亦需常拭”。“旧器”……除了指过往的帮助,会不会也指……人?

一个人影浮现在她脑海中——那位曾受过父亲恩惠、如今在漕运码头上做些小生意的退伍老兵,石猛!

石猛不仅身手好,忠诚可靠,他常年混迹市井底层,尤其是码头漕运这一带,那里人员复杂,货物集散,会不会有官方势力和“八珍楼”都触及不到的缝隙?

她立刻将石猛叫来,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石大哥,你在码头可有信得过的朋友?或者,知不知道一些……不那么守规矩,但讲义气、有门路能弄到紧俏货的渠道?”她问得含蓄,但意思明确。

石猛闻言,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姑娘的意思是……走‘灰线’?”

林小满重重点头:“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只要货物来源清楚,品质可靠,价格公道,眼下也顾不得许多了。总比坐以待毙强!”

石猛明白了她的决心,沉声道:“有!码头上有几个老兄弟,虽干的不是台面上的买卖,但为人仗义,路子野。有些江南来的船帮,私下里会夹带些私货上岸,品质往往比市面上的还好,价格也低,只是……风险不小,且量不稳定。”

“风险我们共同承担!”林小满斩钉截铁,“量不稳定没关系,能解燃眉之急就行!石大哥,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谨慎,安全第一!银钱方面,不必吝啬!”

“明白!”石猛抱拳,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这条见不得光的“灰线”,成了绝境中的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