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发生在僻静胡同的未遂刺杀,如同一声尖锐的警钟,彻底撕碎了“林记”表面繁荣下的平静假象。刀光剑影的寒意,远比商场的明争暗斗更加刺骨。林小满深知,孙党一系已然狗急跳墙,不再满足于商业打压和舆论抹黑,而是直接诉诸最黑暗的暴力手段,意图从肉体上消灭她这个“隐患”。
尽管那两名神秘黑衣人及时出现化解了危机,但其身份成谜,是友是敌难以断言,更添几分不安。林小满下令全面收缩,铺子营业时间缩短,她本人深居简出,非必要绝不离开后院,出入皆有石猛及新雇的护院寸步不离地护卫。整个“林记”笼罩在一片高度戒备的紧张氛围中,往日点心出炉时的欢声笑语被一种压抑的沉默所取代。
然而,与“林记”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相比,真正的风暴中心——“八珍楼”及其背后的苏家,此刻正经历着天塌地陷般的剧变。
宫中尚膳监董公公的震怒奏报,如同一道催命符,直达天听。“八珍楼”贡点以次充好、欺君罔上的消息,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历来注重宫廷用度与体面的皇帝陛下闻奏勃然大怒,当即下旨严查。都察院、户部、光禄寺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八珍楼”,雷厉风行地彻查此案。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往日与“八珍楼”交好的官员纷纷避之不及,甚至有人反戈一击,以证清白。调查组很快便从查封的账册中发现了更多触目惊心的证据:不仅贡点食材有问题,日常经营中亦存在大量偷漏税款、虚报成本、贿赂相关官吏的记录。其中,光禄寺少卿李贽通过其外甥收受“八珍楼”干股、并在采买事宜上给予便利的证据,被调查组“顺藤摸瓜”地查了出来,成了此次案件中最具爆炸性的贪腐丑闻。
李贽瞬间从调查者变成了阶下囚,被革职查办,投入天牢。此举引发朝野震动,孙御史一系虽极力切割,声称李贽是个人行为,但无疑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暂时收敛了气焰。
“八珍楼”的声誉,一夜之间彻底崩塌。往日车水马龙的总店被贴上了封条,各家分店也纷纷关门歇业,伙计遣散,供应商上门逼债,债主围堵苏府……百年基业,眼看就要毁于一旦。
苏府之内,愁云惨淡。往日宾客盈门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门庭冷落和催债的喧嚣。府中仆役人心惶惶,窃窃私语着苏家即将败落的传闻。
就在这内外交困、一片混乱之际,久病卧床的苏老掌柜,苏清远的父亲,那位曾一手将“八珍楼”推向巅峰的老人,在听闻了“贡点案”的详情和李贽下狱的消息后,急火攻心,一口鲜血喷出,当场昏厥过去。尽管家人急忙请来名医救治,但老人年事已高,经此打击,已是油尽灯枯,弥留之际,他死死攥着跪在床前的苏清远的手,浑浊的老眼瞪得极大,嘴唇哆嗦着,断断续续地吐出最后的遗言:
“孽……孽障!百年……百年声誉……毁于一旦!苏家……苏家基业……断送汝手!吾……吾无颜见列祖列宗啊!”
言毕,老人头一歪,含恨而终。
苏老掌柜的去世,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本就摇摇欲坠的苏家彻底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府内顿时哭声一片,白幡挂起,丧钟哀鸣。然而,这丧钟,又何尝不是为“八珍楼”的百年辉煌而鸣?
父亲的死,并未让苏清远幡然醒悟,反而像一剂毒药,彻底激发了他性格中偏执、阴鸷的一面。跪在灵堂前,他看着父亲的遗容,脸上没有泪水,只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怨毒和冰冷。他将所有的失败、家族的崩塌、父亲的死,统统归咎于林小满和其背后的靖王赵琰!是他们的出现,打破了他顺风顺水的人生,将他逼入了绝境!